講真,如果不是親身體會,真的很難有人理解職場媽媽的辛苦。
家庭和事業,永遠是困擾女性的最大難題。
不上班不行,上班也不行!
看著孩子喝奶粉,自己又覺得自責,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母乳喂養,只能犧牲自己,做一個東躲西藏的“背奶媽媽”。

好一點可能是私密的會議室和茶水間,有空調有門鎖。
帶著吸奶器偷偷溜進去,一邊吹著空調,一邊玩手機,還能順便把娃第二天的口糧留出來。
但更多時候,是沒有窗戶,沒有排風系統,沒有門鎖的儲物間,消防通道。
夏天進去像蒸桑拿,冬天進去不亞于踏進了北極圈。還要時時擔驚受怕,提防有人推門而入。

有一點腳步聲就要趕緊整理好衣服,活得像個賊。

甚至更差一點的,只能拎著袋子躲進廁所。
吸奶器掛在袋子里,一手扶奶瓶,一手捏住鼻子,以防被隔壁坑位發出的陣陣惡臭熏倒。

電視劇《今生也是第一次》
等到奶瓶滿了,還會狐疑地自問自答:
“今天這奶,娃能喝么?”
“全是細菌,倒了吧!“

得,20分鐘又白吸了!
在新劇《今生也是第一次》中,王子文就飾演了這樣一位悲催的“背奶媽媽”。
鬧鈴一響,還在哺乳期的她就要馬上跑到母嬰室當“奶牛”,用吸奶器吸出母乳,給寶寶儲存口糧。
但跑遍整棟公司大樓,都找不到一間母嬰室。無奈之下她詢問保潔大叔“哪里有母嬰室”?

大叔卻一臉疑惑:“女廁所不就在這?”

可是她是在給寶寶找備飯的地方,我們都不愿意在廁所吃飯,為什么有人理所應當的認為廁所可以備奶、哺乳呢?

就像以色列攝影師拍攝的一組作品所諷刺的:

“我應該在哪里喂我的寶寶?如果你不愿意在浴室里吃你的午餐,那就別指望我會在那里喂我的孩子!”

骯臟的環境,狹小的空間,難聞的氣味,漫天飛舞的細菌......
廁所哺乳就是一件反人類的事情。
而且當過媽媽的都知道,嬰兒要喝奶根本不是定時定點的,他們的情緒可能隨時會爆發。
有人說:既然這樣,那你們盡量少帶孩子出門嘛。
我只能說,以后等你有了孩子,你可以把你的孩子囚在家里。
也有人說:出門就給孩子喝奶粉唄。
不好意思,很多孩子習慣了媽媽的乳房就會拒絕塑料奶嘴。
還有人建議:可以給孩子用哺乳巾遮一下。
哺乳巾這種東西有多反人類,你回家躲在被子里吃頓火鍋就明白了。
這個社會給媽媽們造成了很多的尷尬,可悲的是,人們卻只從媽媽們的身上找原因。
在北京的地鐵上,一位媽媽因為孩子餓得大哭而在地鐵上喂奶,被曝光發到網上,配文稱:公共場所注意舉止,不要裸露性器官。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
“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飛躍。”
或許,在一些人眼里,當眾裸露身體有傷風化,但是在被逼無奈的媽媽眼中,乳房只是孩子的外出奶瓶,一件器皿。
她作為母親,只是在做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人們在斥責公共場所哺乳行為的時候,卻很少真正反思,母嬰室的建設與使用情況。
從青島來看,除了汽車站、火車站、飛機場、婦幼醫院和一些大型商場設有母嬰室外,其它地方幾乎不見。
即便如此,有時候我也不會去用,因為為數不多的母嬰室也是設備缺乏,環境骯臟,沒幾個媽媽們會用,反倒很多男人在里面抽煙。

青島一商場母嬰室中發現的煙頭
令人感到還有希望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明星、名人,都加入到呼吁建造母嬰室的行列中。
馬伊琍
▽

李晟
▽

希望不久的將來,好的母嬰室不再是稀罕物,媽媽們帶娃出行也不用再那么狼狽,也不用被人羞辱了。
我們希望:
只要是公眾場所,有洗手間的地方,就有母嬰室。母嬰室的數量趕得上洗手間,而且嬰兒床、熱水器、衛生紙等設備一應俱全。

我們希望:
大型商場,體育館,都要提供120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而小型的圖書館、餐館都要配備至少70平方米的母嬰室。

我們希望:
所有新建或者重修的建筑,都能考慮提供母嬰室。嬰兒也應該值得享有我們現有的公共資源。


在寫下這篇文章前,師弟轉了一段安妮·海瑟薇的視頻,視頻中,海瑟薇一襲紅衣亮相聯合國講臺為女性發聲。
我竟看得熱淚盈眶。
海瑟薇依然是那么優雅,談吐不卑不亢,邏輯清晰,言語有力,儼然一位霸氣的女神。

在這篇文章的最后,我想借用安妮·海瑟薇這場演講中最后的一段話。
我們必須要捫心自問,我們要怎樣做才能讓明天比今天更好?
當像你我這樣的人愿意站出來發聲,這世界就進步了。
雖然我還沒有那么大的影響力,雖然我的聲音如此微弱,雖然大多數人都會不屑一顧,雖然人們忙著圍觀各種事情無心理會一個媽媽的窘迫,但我還是要發聲!
哪怕只影響了一個人,只有這一個人將這個觀點傳遞下去,那就是有意義的,那就會讓我們的明天,比今天,更好!
#我的2023娛樂吃瓜小記##娛樂聚焦##我在頭條搞創作第二期##媒體人周刊##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