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美女與野獸》未映先紅。此前豪擲一億六千萬美元巨額投資,如今鋪天蓋地的女性周邊衍生品層出不窮,迪士尼此舉絕對是志在必得。本片改編自迪士尼同名動畫電影。原版影片譽滿業界,是首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動畫電影。珠玉在前,為新版影片隱隱烙上了品質保證。主演艾瑪·沃森在影片開拍前就高調宣稱這是一部“女性主義”電影,又讓該片早早獲得了女性受眾群體的八方呼應。
驚人的高投入、暗示的高品質、張揚的高姿態,先不說其它,高回報是穩穩當當的。可以這么說,女性主宰著這個世界的消費。不管有心還是無意,用女性主義來引領女性消費主義,不得不說是順天應時的絕妙舉措。
真人版《美女與野獸》
事實上,無論原著還是電影,《美女與野獸》的基因就是女性主義。
深究《美女與野獸》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神話和古羅馬神話。古希臘“愛神和普塞克”的故事加上拉丁神話《金驢記》就是《美女與野獸》的原始框架。《金驢記》描寫了一個醉心魔法的年輕人誤食一種由魔藥變成驢子,歷經奇遇和苦難,最終恢復人形。愛神和普塞克的故事中,維納斯嫉妒普塞克的美麗,于是譴愛神丘比特設法把普塞克嫁給兇惡的野獸。可是卻導致丘比特愛上了普塞克。
《金驢記》/“愛神和普塞克”
《美女與野獸》最早以沙龍故事形式出現于1740年,作者是法國人加布里埃爾-蘇珊·巴爾博特·德·維倫紐夫。沙龍故事從17世紀90年代開始盛行于法國宮廷,受眾多為女性,以抒發對社會現實的不滿為主。原版故事用隱喻手法揭露女性婚姻不能自主的狀態,控訴父權任意指派婚姻伴侶。故事中,王子自幼被王后托付給一個邪惡的仙女照顧。仙女在王子成年后垂涎色誘,被王子拒絕,因此把王子變成了一只野獸。貝兒是國王和一位好的仙女所生的孩子。邪惡的仙女想除掉貝兒以便和國王結婚,于是安排貝兒被一個商人收養。
如果說第一版《美女與野獸》是成人愛情故事和幼兒睡前故事的結合,第二版則變成了完全的具備說教性質的童話。1756年小說家珍妮 - 瑪麗·L·德·博蒙特改寫了這個故事,書中相對與絕對的概念益發清晰,表里、真假、善惡、美丑、人獸也成為表達的主題。新版本里貝兒不再是國王跟仙女的女兒,而是一個中產商人的女兒。這個變化反映了法國大革命前夕輿情的暗涌,人們對貴族特權產生了厭惡,進步思想開始上位。書中商人不吝金錢為女兒請教師上課,也是當時進步女性開始要求教育權和就業權的縮影。
以上兩部法國原版作品,已經隱然有了顛覆男權的意識。
加布里埃爾-蘇珊·巴爾博特·德·維倫紐夫/瑪麗·L·德·博蒙特
《魔戒》原著作者J. R. R.托爾金曾經說過,與兒童相比,成年人更需要童話故事的慰藉。因為童話的完美結局可以讓成年人在生活的磋磨中得到安撫。
作為特定歷史階段的人文反映,童話故事在傳頌鏈條上的每一次改變都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1889年,這個故事跨越了國界。深受格林兄弟啟發的英國作家安德魯·朗把兩個法國版本糅合在一起,去掉了仙女和國王等細枝末節,成就了一個廣為流傳的童話故事。適逢殖民主義后期,加上《物種起源》的一版再版,英國社會在自己的語境中呼吁將“美女”和“野獸”理解為“文明”和“蒙昧”,甚至是“白人”和“有色人種”,兩者之間從誤解到交流,再到互相喜愛;而獸到人的變化是對于進化的影射;這個版本中的貝兒是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家庭天使”的形象,勤謹持家奉獻自我。她的自我放逐背井離鄉則投射到了殖民主義對新世界的開發探索之上。
安德魯·朗/英版《美女與野獸》插圖
《美女與野獸》這類童話,打破疆域空間,突破時間限制,在各種文化語境中得到相得益彰的解讀。在故事傳頌的過程中,情節背景會由于受眾背景的變化而變化,會被賦予各種意義,然而故事的精髓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進入20世紀,影視戲劇音樂等新型傳頌形式的出現,讓這個童話更加膾炙人口。比如1946年,法國人拍攝了電影版《美女與野獸》,1977年大衛·鮑依推出了同名歌曲。而真正讓這個童話大放異彩的是迪士尼。1991年迪士尼版的動畫電影用女性主義和后現代詮的釋完全顛覆了舊有的故事設定,真正做到了跨越國度和時間,滲透到不同的文化當中。作為動畫片,《美女與野獸》當年勇奪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片,雖然在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爭奪中上惜敗于《沉默的羔羊》,它仍然被譽為迪士尼復興時代的巔峰之作。
法國電影《美女與野獸》/大衛·鮑依同名專輯
1989年到1999年是迪士尼的復興時期。在1989年之前,人們認為迪士尼公主們總是一個套路,美貌少女深陷困境后幾經坎坷,最終被英俊的王子拯救。而這些類似的形象對男性和女性都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仿佛女人們都得像這些公主一樣才稱得上是女人。而這些影片都被詬病為男權社會的產物,片中女性只是被保護者,也就是以弱者的姿態出現。白雪公主就是最好的例子,年輕貌美、操持家務、照顧家人。這種典型的女性形象在《灰姑娘》、《睡美人》中得到延續,但有所提升,加入了一些個性化的特質。
進入19世紀80年代之后,情況開始改觀。影片《小美人魚》中愛麗兒的定位是一種進步。這是一個沖動好奇的青春女孩形象,飽滿生動真實可信,尤為令人激賞的是,她具備探索精神,不甘于生活在現狀中。然而美中不足,片中愛麗兒寧愿失去聲音也要獲得男性的愛情,這個情節引發了女性主義者的強烈不滿。放棄美麗的聲音在這里被斥責為放棄女性的身份,以委曲求全來獲得與男性平等的地位。不過,與以往的迪士尼公主想比,愛麗兒的出現絕對是一個突破,并且為其后迪士尼電影向女性主義的過渡做好了鋪墊。
《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
1991年影片《美女與野獸》適時出現了。片中的貝兒完全顛覆了迪士尼公主們一向是慕男狂的基本設定,她依然綽約多姿,但是思想獨立、熱愛讀書,不安常履順、不拘俗自守,尤其是對男人不屑一顧。影片的內核強調內在美,外在美不再是情節圍繞的焦點,故事集中于克服心里身外的諸般障礙。雖然有評論切責影片還是以男性為主角,大量情節仍然從男性的視角展開鋪排,而且情節上頗有“斯德哥爾摩綜合征”之嫌,但不可否認的是,影片的成功確立了迪士尼公主的女性主義走向。
原版動畫片在很大程度上以兒童為主要受眾,相比之下,改編版真人電影更多的是針對成年觀眾。從預告片里可以看出影片對于動畫片的品質因襲,預告片結尾處“Be Our Guest”的出現想必早已讓懷舊的影迷心領神會。
“Be Our Guest”
《美女與野獸》真人電影原定于2011年上映,致敬原版20周年。可事情一再延期,直到2015年一月,終于確定由艾瑪·沃森出演貝兒。艾瑪此時今非昔比,已不再是那個《哈利·波特》系列的小姑娘,儼然成了好萊塢風頭最勁的領軍人物。在好萊塢五大女性主義者的名單中,艾瑪位列艾米·波勒和碧昂斯之后,排名第三。就在選角消息公布前不久,艾瑪剛剛被任命為聯合國婦女親善大使,并發表了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講,呼吁女性應該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上與男性平等。
艾瑪·沃森
根據《名利場》雜志的報道,艾瑪接演該片的原因正是片中的女性主義敘事視角。新版中,貝兒延續了舊版中父親的發明家身份,并且發明出了洗衣機,貝兒因此從繁冗的家務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的時間用于讀書。除此之外,艾瑪參與設計片中貝兒的經典標配黃色禮服,“發明”了褲裝配藍色裙裝,并拒絕穿緊身束胸,以此讓角色獲得真正的身心自由。據說制片為了避免人們對原版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質疑,加大力度渲染了美女和野獸之間的平等姿態。凡此種種使本片的女性主義色彩嚴重升級。
F級(F-Rated)女性電影的分級制度
近年來,好萊塢的影視工業持續贊頌女性編劇、導演、主演的影視作品,由此衍生出一批敢于直言的女性明星群體。這些群體利用明星光環的影響力,大力宣揚女性主義,將其一以貫之植根于影視作品中,并且催生了F級(F-Rated)女性電影的分級制度。迪士尼此次翻拍完全是借東風布新局,與之前一些翻拍自動畫的真人電影不同,《美女與野獸》著力于升級版女性主義,集合了集體懷舊和明星影響力,針對的群體以成人為主,同時輻射到了包括兒童在內各個年齡層和性別。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在。如果此舉復制了原版的成功,該形式勢必成為標準模板,接下來就等著看真人版的小美人魚、木蘭、長發公主和冰雪姐妹吧。
真人版電影《美女與野獸》宣揚“人獸交”?大批電影躺槍!
文/北方
真人版電影《美女與野獸》主演
大家知道,真人版電影《美女與野獸》是相對于1991年上映的動畫版而言的。
而且這部真人版《美女與野獸》,由比爾康頓執導,然后由“影后”艾瑪等主演,再有兩天就上映了。
真人版電影《美女與野獸》
但這部影片在臺灣卻遭到了一些網友的抵制,網友的理由是,女主角在不知道野獸是王子被詛咒的情況下,愛上了野獸,這涉嫌宣揚“人獸交”。
網友抵制
消息傳到內地網友耳中,大家也是炸了。然后,一大批影片因為涉嫌“宣揚人獸交”而躺槍了:
比如《美人魚》:人和魚!
比如《新白娘子傳奇》:人與蛇!
網友評論
比如《西游記》:里邊有牛魔王都結婚取了鐵扇公主了!
比如《怪物史萊克》等等!
真人版電影《美女與野獸》
不過真人版電影《美女與野獸》確實存在爭議,據說導演在其中加入了男同的因素,其在馬來西亞,已經被確定要“無限期延后上映”了!
動畫版電影《美女與野獸》
對此,你怎么看?

網友臉書發起活動抵制《美女與野獸》

網友臉書發起活動抵制《美女與野獸》
新浪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道,電影《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還未上映就話題不斷,導演比爾康頓(Bill Condon)日前爆出片中安排同志情節,引來反同人士的反彈抵制,不料近日臺灣網友批評電影宣揚人獸交,在臉書發起連署“性解放電影滾出臺灣!”
粉絲團“下一代性福聯盟”指《美女與野獸》是人獸交電影,護家盟、捍衛家庭學生聯盟、下一代幸福聯盟卻沒有動作,“不是很關心孩子?平常說同志結婚就是人獸交,柿子挑軟的吃?”呼吁網友站出來反對上映,否則就是支持婚姻平權。
活動上線掀起熱議,部分網友認為《美女與野獸》女主角在不知道野獸被詛咒的情況下愛上野獸,確實是一部人獸交電影。另有網友批評連署活動“腦殘無上限”、“你們的信仰才是極端!”同時認為發起人分明惡搞反串,“你根本沒有認真看過故事吧!”(ETtoday/文)
13日晚,人們看到了他們想看到的---大美女艾瑪·沃森身著與《美女和野獸》中Belle一樣的標志性黃色舞會禮服,亮相紐約電影協會的兒童讀書會。
好像熒幕形象從幕后走上了Dior臺前的感覺,屈臣氏小姐也動了自己的小心思。
“我跟Emma溝通過后,我們一致決定將今晚的形象定位在電影原型上,這非常接近故事本身,而且是Emma飾演的電影。”Dior的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說。為了營造出一種“童話”般的效果,我們專門選擇了透明薄紗材質的面料。
Emma是環保主義者,再三提出要用生態織物的材料。并在整個電影巡回演出過程中都穿著環保材料的服裝。
講真,關注咣咚的人,腸子都悔青了!
本文為咣咚獨家原創,碼字不易,轉載請標明出處。
迪士尼在《美女與野獸》動畫發行26周年之際再次翻拍真人電影《美女與野獸》。這部電影具備了一切你能想象的到的童話元素:密林深處的古堡、會說話和唱歌跳舞的家具——羽毛撣子、茶杯、燭臺還有玻璃罩里面的血紅玫瑰,在黯然等待真愛和幸福生活的到來。
劇情簡介:
《美女與野獸》根據迪士尼1991年經典動畫片及聞名全球的經典童話改編,講述了少女貝兒的奇幻旅程——為了解救觸怒野獸的父親,勇敢善良的她只身一人來到古堡,代替父親被囚禁其中。貝兒克服了恐懼,和城堡里的魔法家具們成為了朋友,也漸漸發現野獸其實是受了詛咒的王子,他可怖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善良溫柔的內心;這個故事也帶領觀眾明白——美不僅僅是外表,更重要的是內心。
其實早在2014年法國就推出了真人版電影,來自法國鏡頭下的《美女與野獸》,宛若油畫版的鏡頭質感,營造出浪漫奇幻的光影之美,無處不充斥著的法式的雍容華貴感。愛情爆發的熾熱和突然,畫面美到可以分分鐘截圖做桌面的程度,真是非常驚喜。城堡如同指環王中精靈的住所一樣,空中樓閣,奇花異草,美的炫目,美的魅惑。但是說到劇情,大概都已經耳熟能詳,導演和編劇在劇本上也沒有下太大的功夫,導致劇情略顯蒼白。
說到2014年上映的這部《美女與野獸》真人版電影,首先貝拉的整體性格開篇沒有交代好,之后又感覺有點精分。陽光單純善良還是犀利勇敢堅強交叉的讓人一點準備都沒有。而貝拉應該在城堡里生活了有一段日子了,可是電影拍出來的效果像只有三四天一樣,,,因為她換了四件禮服。。。而且每一次和王子的交鋒都沒有太大感情交流,最后的愛著實牽強,反而王子和前妻大山女神的感情更讓人唏噓一些。不過童話就是如此,兩個命定的人,只要相遇了,愛情根本就不是難題,光速解決了。這部電影優點和缺點都太明顯。但是我更喜歡看電影畫面的享受,這樣絕美的色調真是太難得了。內心非常想看這部電影的可以先觀看這部解饞,具體觀影網址自行解決。
就者今年將要上映的這部影片,暫且不談論他那妙筆生花的劇情,在口碑上究竟能不能超過德魯巴里摩爾演的真人版灰姑娘《情話童真》(1998)?他可能缺少一些你熟悉的東西,但是也不用太過大驚小怪。
迪士尼在1991年推出的《美女與野獸》是基于博蒙夫人的同名故事改編的。創作于十八世紀中,博蒙夫人筆下的《美女與野獸》是目前流傳最廣的版本,然而她并非這個故事的最初作者。實際上,與博蒙夫人同時期的法國作家維倫紐夫夫人才是《美女與野獸》的真正作者。受當時小說風格的影響,維倫紐夫夫人的版本篇幅冗長,穿插了不少支線故事,交代了大量貝兒與野獸的角色背景。小說題材也更傾向于帶有神秘色彩的騎士傳奇,故事里還能看到不少歐洲大陸民間傳說的影子。
本片導演比爾·康頓,雖然至今康頓已經涉身影壇20多年,但其作品不過寥寥數部。然而即便如此,康頓仍獲得了14個大小獎項及20項提名。其中1998年的《神與魔鬼》成為獨立精神獎的最佳影片,另獲美國國家評論協會最佳影片提名,康頓也被奧斯卡提名最佳改編劇本獎。2003,康頓將音樂劇《芝加哥》搬上大銀幕,摘得最佳影片在內的6項奧斯卡獎。2005年的《金賽性學博士》讓他拿到英國導演協會的最佳導演獎,主演該片的連姆·尼爾森更因此獲得洛衫磯影評人協會最佳男演員獎,而勞拉·琳妮也被奧斯卡提名最佳女配角。所以對于他的新作《美女與野獸》在質量上還是有所保證的。
最可說道的就是本片女主演愛瑪·沃森,曾憑借《哈利波特》系列紅遍全球;擁有古典優雅氣質與現代時尚美感;年僅十九歲便成為二十一世紀最賣座女星;深受時尚巨頭老佛爺與女魔頭的寵愛;卻在事業頂峰期以straight A的成績踏入美國常春藤盟校布朗的校園;同時致力于平等,熱衷環保與公益。除此外,她還主演了電視電影《芭蕾舞鞋》,在劇情片《拿破侖與貝琪》中擔任主演,并為動畫片《浪漫的老鼠》配音。坊間還流傳艾瑪沃森為了演這部片子《美女與野獸》,她推掉了《愛樂之城》。然后艾瑪斯通就去演了《愛樂之城》,后來大家都知道了,艾瑪·斯通成了奧斯卡影后。相信該影片有愛瑪·沃森的加持能夠更上一步臺階。
每一位女士都做過白馬王子的夢,當《美女與野獸》的主題曲響起,身著一襲華麗長裙的貝爾與野獸在燈火輝煌的舞池中旋轉起舞,這幕浪漫的場景曾打動過無數的觀眾。二十多年過去了,貝兒依然在迪士尼的“公主”大軍中有著不可撼動的人氣。
最后引用兩句經典臺詞:“愛情,能把一個男人變成野獸;也可以讓一個丑陋的人變得高尚。她告誡過他,不要被外表迷惑,因為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麗。”
喜歡就關注小編吧,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碼字不易,轉載請標明出處。
美女是如假包換的美女,野獸是心地善良的野獸,這個白色情人節檔,真人版《美女與野獸》絕對是滿足你粉紅少女心的玫瑰童話!
宇宙級卡司,還有三個演員同天生日!
26年前,迪士尼首次推出了一部改編為音樂劇的動畫作品《美女與野獸》。
結果畫面美哭了!劇情美哭了!席琳·迪翁演唱的《Beauty and Beast》更是成為一代金曲!
該片成為首個被提名奧斯卡獎最佳電影的動畫作品,并拿下了兩座奧斯卡獎、三座金球獎、四座格萊美獎以及其他諸多榮譽,更是首個初映票房超過1億美元的動畫作品。
2017年的白色情人節檔,迪士尼終于推出了真人版《美女與野獸》。
為什么說“終于”?因為這片子早在2015年8月27日就全部拍攝完畢,然后就這么吊胃口啊吊胃口……片方要不要這么欲擒故縱?!
難怪預告片剛一出來,24小時之內全網點擊量就高達1.28億,刷新了《五十度黑》之前創下的紀錄,成為有史以來人氣最高的預告片!
爛番茄的指標也告訴了我們:不要用奧斯卡深度的標準來衡量口碑,這種片子,哪里需要“裝深沉”?光是沖著華麗麗的布景和高顏值的演員,依然有“身體很誠實”的98%觀眾亮出了想看的心愿!
讓我們先來看看傳說中的宇宙級卡司怎樣美出天際?
貝兒公主是美貌智慧并存的“屈臣氏小姐”艾瑪·沃特森。
很好。劇情中的貝兒公主超愛讀書。
生活中的艾瑪則是“地鐵藏書”的發起者之一,氣質超符合。
內心溫存的野獸則由“大表哥”丹·史蒂文斯扮演。
你以為外表帥氣的大表哥長時間藏在毛茸茸的裝扮下著實委屈了一張face?
其實人家樂在其中,首先他會以“野獸”和“王子”兩個造型形態現身。看看這長發齊肩的造型和動畫片原型相似度99%。
然后他表示自己會隨時調整“人性獸性比”,希望演繹出一個有血有肉的立體形象:時而狂躁怒吼,時而委屈賣萌。演野獸時,大表哥全程踩著高蹺,還得通過動作和表情來詮釋人物內心。
艾瑪則在采訪中對大表哥故意調侃:我喜歡你野獸的造型多過王子的造型哦!
其他演員同樣各個有來頭。
《霍比特人》的屠龍獵手盧克·伊萬斯在片中飾演自負的獵人加斯頓,他也是野獸的情敵。
“甘道夫”伊恩·麥克萊恩飾演被變成鬧鐘的大臣考格斯沃斯。
英國多面才女艾瑪·湯普森飾演茶煲太太。
老戲骨凱文·克萊恩飾演貝兒的父親莫里斯。
《冰雪奇緣》中為“雪寶”配音的喜劇演員喬什·蓋德在片中出演獵人加斯頓的跟班樂福。
逆天巧合的是,這里面有三位演員——艾瑪·沃特森、盧克·伊萬斯和艾瑪·湯普森都是4月15日生日,不是有緣人,不進“一家門”啊!
錯過“愛樂”,她依然載歌載舞
說到艾瑪,地球人都知道剛剛結束的第89屆奧斯卡上,另一個艾瑪——艾瑪·斯通憑借《愛樂之城》成為了新科奧斯卡影后。
其實,《愛樂之城》的女一號原來定為艾瑪·沃特森,而高司令則是《美女與野獸》男一號的原定人選。沒想到各種時機因緣,艾瑪·沃特森和高司令互相換了劇組。外界有聲音說:艾瑪·沃特森因此錯過了自己第一個奧斯卡影后。
對此,媒體總是“不放過”兩位艾瑪。艾瑪·斯通就曾在獲獎的后臺被追問:“你會請艾瑪·沃特森吃飯或喝一杯,感謝她把角色讓出來嗎?”好在高情商的艾瑪·斯通愣了一下后,隨即回應:“噢!天啊,你知道嗎艾瑪·沃特森是位很棒的演員,她是貝兒呀!她真的很棒!”巧妙回復緩解了氣氛。
艾瑪·沃特森在世界巡回宣傳期間也被問了“讓角”的問題,她則微微一笑,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自己為了《美女與野獸》的拍攝和后期宣傳,真的傾注了很多時間和心血,同期無暇再顧及其他。
(音樂之聲既視感,有木有?)
事實上,艾瑪·沃特森很小的時候就是《美女與野獸》的超級粉,她親口表示:
“從我四歲起,《美女與野獸》就是我的最愛。我記憶中的貝兒是一個有著好勝心并且敢于表達自我的年輕女性,她有理想、非常獨立并且渴望去看看這個世界。她與野獸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對我來說,這樣的關系有著妙不可言的張力,是我之前在任何童話故事里都未曾見過的。”
艾瑪·沃特森還曾是迪士尼《灰姑娘》的熱門候選人,但她認為,貝兒公主不需要“王子來拯救”,反過來拯救了中了魔咒的王子。比起等待王子的灰姑娘,為愛情犧牲自己的美人魚,勇敢和獨立的貝兒公主更有主張!不愧是女權議題的青春代言人!
(世界真的很小,《灰姑娘》的扮演者莉莉·詹姆斯也一度被列為《美女與野獸》的女演員考慮對象,但是艾瑪·沃特森最終勝出。)
雖然錯過了《愛樂之城》,但別忘了《美女與野獸》也是一部音樂片,艾瑪·沃特森和大表哥同樣需要大段的歌舞!
艾瑪把拍戲過程戲稱為“公主訓練營”,她不僅學會了騎馬,還接受了嚴格的華爾茲和聲樂培訓。
大表哥直夸艾瑪“是個非常棒的歌手。她的歌聲簡直太美妙了!開場非常著名的那一段唱的非常有自己的風格!”
艾瑪則禮尚往來地恭維:“丹第一次給我聽他錄音的那首《Evermore》,我當場在導演和他面前淚如雨下!真的太感動了!”
關于跳舞,艾瑪則一度有點忐忑,因為第一天他們的戲就把臉湊得非常近,總是踩到對方的腳。而且大表哥穿的是有鋼趾的鞋子,艾瑪總是忍不住要低頭觀察“地形”,生怕自己挨上一腳。
看來,美美的華爾茲背后,有著不少辛苦和代價呢!
不差錢,給華麗麗的神還原跪了
新片還沒出預告片時,曾有人“惡搞”以為畫風是這樣的。
咳咳,不要毀童年好不好!很負責地告訴大家,這是一部相當忠實于原著的真人動畫電影。
有多忠實?讓“不強迫癥不舒服星人”給大家列舉幾張對比圖。
劇組成員在片場的花絮合影,站位就是模仿動畫片的本位!
美女與野獸經典的跳舞出場。
男二號照鏡子這種小細節也高度還原!
多套服飾一一定制。
這款黃色禮服花費了大約180英尺羽毛般輕盈的綢緞歐根紗,用3000英尺絲線縫制而成,耗時12000小時,并點綴了2160顆施華洛世奇水晶。
更厲害的是,和2014年法國版本的《美女與野獸》相比,圍繞在野獸城堡四周的魔法森林不只是特效,大多是真實的樹木,籬笆,冰湖還有2000根冰柱,耗時15周。燃燒了104400英寸的蠟燭,鋪設了12000平方英尺人造大理石,并基于凡爾賽宮真實的吊燈設計,在大廳懸掛了10盞14*7英尺的大型玻璃吊燈,甚至種植或購買了1500朵紅玫瑰用于制造玫瑰園的夢幻場景。布置這些景色,劇組足足用了四個月的時間。
歸根結底:這部電影在立項時就沒有預算,必須精美還原,不差錢!
配角道具的設計非常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