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一則女生每天跳操2小時致肌肉溶解的新聞沖上微博熱搜第一,引發網友熱議。

據陜西網報道,近日,浙江紹興一女子因工作時一直坐著,晚上回家后跟著視頻跳操,出汗又舒展筋骨。剛開始的時候,每天2個小時,強度不大,也沒出現不適。幾天后,該女子加大了運動量,結果下肢肌肉開始出現酸痛。起初她沒有重視,直到癥狀不斷加重,尿液顏色變成醬油色,才意識到情況不對。后經醫生檢查,該女子血肌酐、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等指標都嚴重偏高,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綜合征。

消息一出,迅速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這是由于“沒運動過,突然這樣運動”導致的,也有網友稱應該了解自己,選擇合適的運動,合適的強度。

那么,到底什么是橫紋肌溶解癥?又該怎樣預防呢?
什么是橫紋肌溶解癥?
橫紋肌溶解癥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橫紋肌細胞(骨骼肌和心肌、平滑肌)壞死后,肌紅蛋白等內容物釋放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的生化紊亂及臟器功能損傷的綜合征,同時引起高鉀血癥、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引起橫紋肌溶解癥的病因多樣,常見的原因有肌肉擠壓傷、缺血、電擊、高熱、代謝紊亂等。
勞累性橫紋肌溶解癥多見于耐力型運動及力量型運動或不經常鍛煉、很少運動而突然大量劇烈運動的人群,典型的臨床癥狀就是肌痛、運動后乏力、小便變色、身體浮腫。
醫生表示,很多患者將初期的癥狀當作正常現象,出現酸痛后仍堅持運動,在尿液顏色異常后才就醫,此時往往已出現了急性腎損害。如果持續三四天,在休息后仍無法緩解,就應及時就醫檢查了。
除了過量運動誘發的,美味的小龍蝦也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專家表示,除了劇烈運動外,外傷,攝入外源性物質,如他汀類藥物、酒精、毒素(使用洗蝦粉或污染水域的小龍蝦、毒蘑菇、某些減肥藥物),以及病毒感染等都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當具備以上誘因,且出現尿色加深、肌肉酸痛等相關癥狀時,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怎樣預防勞累性橫紋肌溶解癥?
1.在鍛煉運動的同時,須循序漸進、科學安排,逐步增大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平日鍛煉較少和體質較弱者,更應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
2.特別要注意天氣環境因素對運動安全的影響,避免在陽光直射、炎熱潮濕的環境進行大量鍛煉。
3.運動前后都要及時補充水分、電解質及維生素,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
4.注意勞逸結合,在進行大運動量鍛煉之前注意安排合理休息。如果身體處于感冒、勞累、月經等不適狀態下,不要勉強堅持運動。
(綜合自陜西網、長江云、紅網、中國青年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