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吳天明導演遺作《百鳥朝鳳》上映,幾天下來票房僅過500萬,院線排片只有1%。
知名制片人方勵祭出狠招,對著攝影機給全國院線經理“驚天一跪”,迅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名利場藝術公眾號喲:wh2dian
李玉導演聽聞消息,心內一驚。看來方勵真被逼急了。
在紛紛亂亂的爭議中,《百鳥朝鳳》的電影票房也置之死地而后生。
難免唏噓一聲,都是為了作品。
她跟方勵合作五次,砸過六臺電腦,那些作品拿獎了,被禁了,賠錢了。
她也成為圈中最叛逆的女導演。

01
李玉是標準山東大妞,脾氣火爆,一點就著。
頭一回拍電影,為了《紅顏》里某個鏡頭,就敢跟方勵爭執不休。
她想在小河溝拍,方勵堅持去大河上取景,結果她在爭吵中砸了一臺電腦。

后來合作其他電影時,兩人對劇本產生分歧,李玉寫著寫著把脾氣全撒在電腦上,先后砸了4臺電腦。
等到剪片子時,又有兩臺電腦遭遇不幸。

李玉和方勵的關系依舊很好,受傷的只有電腦。
沒有爭吵的火花,和針鋒相對的挑戰,影片也太不溫不火了。
“好電影就是在吵架和砸電腦的過程做出來的。”
李玉帶著強烈沖動的創作,勢必會燒起一把火。《蘋果》就是一場不見硝煙的大火。
差點摧毀了李玉,也捧出了范冰冰。
2006年,李玉執導《蘋果》,有了影帝梁家輝、佟大為的加盟。

又經人推薦了范冰冰進組,這本該是她陣容最豪華的一次亮相。

故事本身講述了一起強奸案背后的人性角逐,經歷了刪戲過審的常規操作后,公映數天被叫停下映,制片人方勵也受到處罰。
一出電影鬧出這么大的動靜,多年心血更是付之一炬,李玉接到通知時,崩潰大哭。
她想講的故事,不是簡單的情色和欲望。可在香港先被劃定為三級片,又牽扯出一系列違規事件,最后在大陸緊急下映。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名利場藝術公眾號喲:wh2dian
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換誰都會心灰意冷,李玉消沉了兩年。
期間,《蘋果》被柏林電影節提名,男女主角也收獲了不少關注。都抵消不掉她心中的失落。
經歷這次挫敗后,李玉的人生劃出一道分水嶺。
“我現在可能接到再不好的消息的時候,都覺得這是人生給你的一份答卷,你就必須要把它答好,而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02
沒有倒下的李玉,創造了一項國產文藝片的票房奇跡。
2010年,新作《觀音山》攬獲8000萬票房,制片人方勵第一次收回了本錢。
李玉帶給了范冰冰演員生涯里,最有含金量的國際獎項——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都說導演要會挑演員,其實演員能夠遇上懂自己的好導演更難得。李玉懂得范冰冰。
也只有在她的鏡頭下,范才不僅僅是漂亮花瓶,她能完成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塑造,給觀眾更廣大的想象。
2012年,范又憑借李玉的《二次曝光》,奪得第九屆華鼎獎最佳女演員。
兩人相互成就,李玉借著讓范冰冰脫胎換骨的本事,在主流電影圈聲名鵲起。

那李玉是誰?
5歲時,她就經常一個人坐在院子里,茫然地抬頭看著夜空,思考著不屬于小孩的問題。
“為什么我是我呢?”
“為什么我要在這里?”
“如果我死了,我還在不在?”
父母離異后,她心里留下了更多復雜的命題。

爸爸每天起來做飯,送我上學,可是離婚時,總是忍不住更向著媽媽。無緣無故地認為,媽媽似乎更不容易,這又是為什么呢。
有時候她喃喃自語,媽媽聽到那些話,都會被李玉認真語氣的嚇一跳。
這個早熟又早慧的孩子小學開始創作小說,老師看了簡直不敢相信,下意識指認她抄襲《少年文藝》。
那以后,她就對學校、對老師充滿質疑,成了一位叛逆十足的學生。
十幾歲時,朋友答應來找她玩,可是事到臨頭卻爽約。李玉氣不過,要去隔壁城市討要原因,父母自然不允她獨自出遠門。

李玉干脆絕食,還把身上衣服剪得破破爛爛,最終取得了小小勝利。
披星戴月地去往隔壁城市,見到朋友后,把氣全撒出來,回家時高高興興,一掃之前的不快。
她個性剛硬,又豁達爽利。年輕時,有恨不得干翻世界的勇氣。
囿于現實,16歲時,在母親的建議下,早早去當地電視臺,做了一名主持人。
03
李玉成績不好,唯獨口才絕佳。16歲開始,便是電視臺主持人。
大學畢業后,花了70塊錢買了一張濟南到北京的車票,從此扎根央視,在《東方時空》做紀錄片編導。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名利場藝術公眾號喲:wh2dian
她拍攝的紀錄片《姐姐》、《守望》、《光榮與夢想》,接連獲獎。年紀輕輕,前途無量。
在一次臺里的例會結束后,制片人對李玉說:“你是一個有商業潛質的人,基本你拍的每個紀錄片的收視率都超過了《新聞聯播》。”
這話給了她更多信心。
26歲時,李玉出走央視,賣了一套30多萬的房產,又東拼西湊了10萬,捏著這些錢開拍處女作《今年夏天》。

拍攝團隊也不完全專業,都是央視老同事幫她張羅的,而當時的男友擔任制片人,演員都找的熟人。
電影拍完,她也不懂發行和上映,對審查制度更是兩眼一抹黑。
只知道國內有金雞百花獎,不知歐洲三大電影節。
還是一位美國朋友偶然提起,她才將電影送去參選。沒想到當年就在威尼斯電影節獲了獎。
李玉發自內心地熱愛電影,也從此一部接連一部地拍了下去。
從預算40萬,到拍《萬物生長》時,電影成本高達6000萬,她獨樹一幟的風格終于在商業和文藝中找到了微妙平衡。

在遍地是男性的電影行業,女導演是稀缺的。
李玉或多或少填補了一點空白。

04
大多數女性從小一路被規訓到大,要聽話,要文雅,不要太有攻擊性,只有這樣才能好命。
可是李玉這樣的人格,似乎走了一條徹頭徹尾的反叛之路。
她一點也不乖,甚至渾身是刺,工作起來會發脾氣,柔順、和氣根本不存在她的字典里。
在闖出這樣的成就之前和之后,一定都吃過不少苦頭。
可是這樣的人生才夠恣意。女性不是千篇一律的性格,女性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名利場藝術公眾號喲:wh2dian
就像她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女作家王安憶說的:不要急于先適應社會,先適應你自己。
你是什么樣的人,注定要選擇哪種人生。別委屈,放手去博。
人生太短,別浪費在偏見和內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