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魚、酸菜肥腸、酸菜燉粉條...
說起酸菜
許多人都忍不住流口水了
然而近日
一壇自制的老壇酸菜
竟讓東莞的一對母女性命垂危
在醫院ICU搶救了20天!
01
母女倆被一壇自制酸菜“撂倒”
內含肉毒素
近日,家住東莞的小花(化名)及其母親,食用了自家腌制的酸菜后,突然惡心、嘔吐,并先后出現四肢乏力、胸悶氣促、血氧飽和度下降癥狀,被緊急送入當地醫院ICU搶救。
經當地疾控中心檢驗,她們的嘔吐物及自制泡菜壇中檢出“肉毒桿菌”。
隨后,她們被轉診至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接受進一步救治。醫院了解相關情況后,提前從藥庫調配特效解毒藥——肉毒抗毒素,以便進入醫院ICU后能盡快開展治療。
幸運的是,特效解毒藥的效果立竿見影,次日小花的手已能抬離床面。但由于母女2人來院時已有嚴重感染、呼吸肌無力、無法自主排痰,需依靠呼吸機呼吸,且存在腸麻痹,因此其在醫院ICU治療了20天才得以轉出。
“肉毒素中毒病死率可達35%,尤其是重癥肉毒素中毒病人。小花的母親屬于重度肉毒素中毒,經歷了嚴重感染、膿毒癥休克,最終搶救成功,實屬不易?!?/p>
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陳運超進一步介紹,肉毒素為目前最劇烈的神經毒素,被定義為A級生物恐怖制劑,少量即可致死。其主要影響外周膽堿能神經,導致肌無力或肌麻痹,同時亦可透過血腦屏障對顱神經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臨床診斷成立后需盡快使用抗毒素治療。
02
肉毒素對熱敏感
這些食品須充分加熱后食用
醫生問診得知,小花家里有自制老壇酸菜食用的習慣,這次檢出肉毒桿菌的泡菜壇已經用了6年,他們定期向壇中添加蔬菜(豆角、葉菜、辣椒、蘿卜等)、食鹽然后密封浸泡。壇子里的“酸湯”從不更換,泡發的酸菜直接食用。
據介紹,肉毒桿菌廣泛存在于土壤、灰塵、水生沉積物和農產品中。它是一種專性厭氧菌,只能在厭氧環境里繁殖,而在有氧環境中只能以芽孢的方式存在。在無氧、發酵和具備營養物質條件下,食品和原材料中的芽孢就可以發芽、生長并產生肉毒素。小花家中的泡菜壇則完美符合了肉毒素產生的要素。
成人食源性肉毒素中毒常見于私人制作的發酵食品、罐頭制品,與生產環境、儲存不當及飲食習慣有關。常見食物有臭豆腐、香腸、臘肉、火腿、豆瓣醬及魚類制品等。
醫生特別提醒
日常生活中預防食源性肉毒素中毒,須注意以下問題:
1.食品制作、加工以及保存過程必須干凈衛生。
2.對發酵類食品、冷凍食品、罐頭食品要充分加熱。專家強調,肉毒素對熱敏感,100℃持續10分鐘即可被破壞,食用發酵類食品、冷凍食品、罐頭食品,務必要充分加熱。
3.肉毒桿菌產生肉毒素后,食物不會產生異味或異樣。
4.1歲以內的嬰兒禁止食用蜂蜜。
5.不購買來歷不明或者小作坊生產的罐頭、發酵類食品。
來源: 東莞市衛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