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篇第七
第二節(jié):揣情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者,不能隱其情。情欲必出其變。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其人勿與語,而更問其所親,知其所安。夫情變于內(nèi)者,形見于外,故常必以其者而知其隱者,此所以謂測深探情。
字面理解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
所謂“揣情”,就是在對方非常高興的時候,順著他把他的欲望誘導到頂峰。因為他有欲望,所以他不能隱藏他的真實情況。
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者,不能隱其情。
在對方非常恐懼的時候,順著他把他的厭惡誘導到頂峰。因為他有恐懼,所以他不會隱藏他的真實情況。
情欲必出其變。
當感情欲望發(fā)生變化時,必然會體現(xiàn)出來。
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其人勿與語,而更問其所親,知其所安。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都不能摸不清他的變化的人,就不能再和他說這個話題了,要錯開話題,從他所親近的事說起。這樣就可以逐漸引導話題方向,就可以了解他的嗜好和他的欲望了,就可以知道他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想法了。
錯:相對行動時避開而不碰上。
夫情變于內(nèi)者,形見于外,故常必以其者而知其隱者,此所以謂測深探情。
內(nèi)心深處的改變,必然會在外表體現(xiàn)出來,所以,通常用這種方法可以了解到別人內(nèi)心深處的隱情,這就是所謂的“測深探情”。
1、深層次理解
所謂“揣情”:就是要選擇在對方非常高興的時候,順著他的意愿再“點一把火”,把他的欲望誘導到頂峰,讓他得意忘形,讓他狂妄自大,讓他沒有分寸,讓他疏于防范。到了這種情況下,只要稍微給一點語言暗示,他就不會隱藏他的真實情況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對方非常恐懼的時候,要順著他把他的恐懼再“點一把火”,誘導他的恐懼達到頂峰,讓他極度恐慌,讓他方寸大亂,讓他情緒失控,讓他疏于防范。此時只要稍加語言暗示,他是不會隱藏他的真實情況的。
一個是得意忘形,一個是極度恐慌,這兩種情形都是極端情況,感情欲望都無法掩飾,都會真實的體現(xiàn)在表情的變化上。
千萬注意:這兩種極端的情況,并不是等來的,鬼谷子的大智慧是“誘發(fā)變化”,這個變化是人為設計出來的,是人為引發(fā)的。鬼谷子告訴了我們語言表述有“陽言”和“陰言”兩種表述方法。“陽言”就是從好的方面闡述,就是要贊譽對方,讓他心情愉快,讓他很有成就感,直至得意忘形。“陰言”就是從不好的方面進行闡述,讓他感到不安,讓他感到危險,讓他感到恐懼,直至驚恐萬狀。
如果遇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都不能看出他的變化的人,這種人是心機很深的人,前面介紹的辦法,對他們是沒有用的。此時就不能再和他說這個話題了,要改變策略,錯開話題,從他所親近的事說起,從其他事情上來類推他的嗜好,再從他的嗜好上下功夫,就可以知道他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想法了。
一個人內(nèi)心深處的改變,必然會在外表體現(xiàn)出來。行動上體現(xiàn)不出來,表情上可以體現(xiàn)出來;表情上體現(xiàn)不出來,眼神里也要體現(xiàn)出來。所以用這種方法就可以了解到別人內(nèi)心深處的隱情,這就是所謂的“測深探情”。
2、揣情之術
鬼谷子說:“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者,不能隱其情。情欲必出其變。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其人勿與語,而更問其所親,知其所安。夫情變于內(nèi)者,形見于外,故常必以其者而知其隱者,此所以謂測深探情。”鬼谷子告訴我們,要巧妙的運用“極端”變化來“測深探情”的方法。
明熹宗是個“木匠天才”,喜歡刀鋸斧鑿油漆的工作,“朝夕營造”,“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他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巧奪天工。魏忠賢總是乘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貫注之時,拿重要的奏章去請他批閱,熹宗隨口說:“朕已悉矣!汝輩好為之”。魏忠賢逐漸專擅朝政。
魏忠賢深通“揣情之術”,他采用“煞風景”的方法來激怒那個“木匠皇帝”,每當“木匠皇帝”最得意的時候,他來就來“煞風景”了,給“木匠皇帝”的心情來上一個“冰火兩重天”,因此,他的險惡用心每次都可以得逞。
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兩軍相持階段時,糧草殆盡,心急如焚、寢食難安。此時袁紹的重要謀臣許攸來投,曹操居然饑不擇食先行跪拜禮。許攸說:“丞相軍中糧草情況如何?”曹操說:“可用一年。”許攸笑著說:“恐怕未必如此吧?”曹操說:“可用半年。”許攸拔腿就要走,說:“我誠心來投,為什么丞相如此之不信任人?令我很失望!”曹操慌忙挽留:“子遠不要生氣,軍中糧實可支三月。”許攸笑著說:“世人都說孟德奸雄,看來果然如此!”曹操也笑著說:“兵不厭詐嘛!”附耳低言對許攸說:“軍糧只能維持本月了。”許攸大聲說:“不要欺瞞我了,你的軍糧已經(jīng)消耗殆盡了!”曹操大驚。
許攸采用“一語道破天機”的方法,不由得曹操不接招,接招以后,不得不請教于許攸,由此而不得不重用他,為官渡之戰(zhàn)取得最后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曾國藩勛業(yè)彪炳,平生用人很講究看相。清咸豐末年某日,李鴻章命三位新進淮軍將領往謁曾國藩,次日向他請教觀感究竟。曾國藩說:“那位臉上長麻子的,將來會有大成就;高個子的也不錯。只有矮子前途有限,頂多不過是個道員罷了。”李鴻章請他進一步說明,曾國藩于是解釋道:“他們?nèi)藖淼胶螅乙湓诖髲d外臺階上站著等,過了大約一個時辰,就叫他們走了,始終未與他們正式見面,也未說一句話。這中間我來回走動,借廳內(nèi)一個穿衣鏡觀察他們。那個麻子可能認為我不傳見,是刻意羞辱,因此咬牙切齒,面紅耳赤,似欲毆人,足見他有威武不屈的氣概。高個子則一直從容冷靜地站著,顯現(xiàn)此人沉毅有為。至于那矮個子,我面對他們時,他規(guī)規(guī)矩矩站好,我一背過去,他便放松下來,這個人實在沒出息。”這三個人,麻子是劉銘傳,高個子的是張樹聲,矮小的則姓吳。姓吳的以后作戰(zhàn)常畏縮不見、投機取巧,真的只做到道員而已。張樹聲則轉戰(zhàn)南北,積功升至兩江總督,政績卓著。 至于劉銘傳,因智勇雙全,功成名就甚早:光緒十年(1884)中法越南戰(zhàn)爭爆發(fā),劉銘傳統(tǒng)兵到臺灣,與法軍在基隆淡水一帶苦戰(zhàn),結果大敗法軍。其后治臺六年,修筑鐵路、興辦實業(yè),政績斐然,遺愛在民,為鄭成功以后之第一人。
曾國藩的“識人相面之術”也是有條件的,曾國藩故意不見李鴻章推薦的人才,把他們拒之門外,就是要體現(xiàn)出不尊重他們,由此而激怒他們。普通人在被激怒的情況下,哪有不體現(xiàn)在臉上的呢?又哪里能夠逃得過曾國藩的法眼呢?
鬼谷子又說:“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其人勿與語,而更問其所親,知其所安。夫情變于內(nèi)者,形見于外,故常必以其者而知其隱者,此所以謂測深探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都不能摸不清他的變化的人,就不能再和他說這個話題了,要錯開話題,從他所親近的事說起。這樣就可以逐漸引導話題方向,就可以了解他的嗜好和他的欲望了,就可以知道他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想法了。內(nèi)心深處的改變,必然會在外表體現(xiàn)出來,所以,通常用這種方法可以了解到別人內(nèi)心深處的隱情,這就是所謂的“測深探情”。
皇太極招降洪承疇就是一個“測深探情”的經(jīng)典運用。
洪承疇被俘后,面對皇太極的軟硬兼施,大義凜然拒不投降,只求速死,于是開始絕食。皇太極得知洪承疇好色,每日派10多個美女陪伴,也沒效果。
皇太極無計可施,特命最受寵信的吏部尚書范文程前去勸降,看他是否果有寧死不屈的決心。范文程至,洪承疇則大肆咆哮,而范文程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與他談古論今,同時悄悄地察言觀色。談話之間,梁上落下來一塊燕泥,掉在洪承疇的衣服上。洪承疇一面說話,一面“屢拂拭之”。
范文程不動聲色,告辭出來,回奏太宗:“承疇不死矣。承疇對敝袍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皇太極接受了范文程、張存仁等的專業(yè)意見,對洪承疇備加關照,恩遇禮厚。
皇太極的妃子——小博爾濟吉特氏,看到皇太極食不甘味的樣子。于是毛遂自薦,要求親自去勸說。她扮作一個待女,身上藏了一壺人參汁,來到洪承疇的居處。見洪承疇閉目面壁,毫不理睬。小博爾濟吉特氏溫顏婉語,“以壺承其唇”,一口一口給他灌下人參汁,嬌嗔地說道:“洪將軍,您對大明江山如此赤膽忠心,實在令人敬佩。將軍即使絕食,難道就不喝口水而后就義嗎?將軍,您還是喝一口吧!”洪承疇望著這迷人秀色,聽著這溫柔勸話,聞著這誘人香味,頓時心神激蕩。經(jīng)過數(shù)天的努力,動之以情,喻之以理,終于說服洪承疇投到清軍轅下。
隔日皇太極親臨太廟,洪承疇立而不跪。皇太極問寒問暖,見洪承疇衣服單薄,當即脫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疇的身上。《清史稿》載:“上自臨視,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無寒乎?’承疇瞠視久,嘆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頭請降”。隨即剃發(fā)易服,歸順清。皇太極大喜,說:“我今獲一導者(向導),安得不樂!”委以洪承疇重任。
后來,當?shù)弥翘煲估锇褖貏耧嫷柠惾耸钱斀窕噬献顚檺鄣那f妃博爾濟吉特氏時,洪承疇不勝惶恐。可是皇太極和莊妃待他態(tài)度如常,好象根本沒有發(fā)生此事一般。洪承疇越發(fā)感激,死心踏地為清效勞。
3、普通人的揣情之術
中國人是非常善于揣情的,比方說:孩子們看到大人眉飛色舞的時候,就感大膽的提要求,往往要求都會得到滿足;而看到大人不高興的時候,他們就會不動聲色,不敢輕舉妄動,免得自討苦頭。在工作中,往往有人會提醒大家:今天老板不高興,大家小心一點。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揣情之術”的應用。所謂“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就是會“揣情”的意思。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以“耿直”而自居,他們直話直說從不繞彎子。得罪別人的時候也用“耿直”來解脫自己,其他人也用“耿直”來為他開脫。仿佛“耿直”就可以不給別人留面子,“耿直”就可以得罪人。其實這些行為是不通“揣情之術”的典型表現(xiàn),不顧別人的感受與沒有修養(yǎng)是劃等號的。不為別人考慮、不給別人留面子本身就是自身修養(yǎng)差的表現(xiàn)。從古到今,有哪一個大成功者是不給人留面子的?他們都是“海納百川”“宰相肚里能撐船”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嘮嘮叨叨、嘟嘟囔囔,結果別人非但不接受他的建議,反而還非常反感他,往往在他尚未說完的時候,就被打斷了,雙方都憋了一肚子氣。會辦事的人是會選擇時機的人,在對方心平氣和、沉穩(wěn)安靜的時候,他是不會輕易發(fā)表自己看法。他會不斷的營造氛圍,選擇對方最高興或者最氣憤的時候出擊,往往事半功倍。
我在培養(yǎng)營銷人員的時候,訓練“揣情之術”是一項重要內(nèi)容。我公司招聘了一個業(yè)務人才,在沒有加盟我公司前就跟蹤了一個大型工程,結果他帶回的信息無法進行“合同評審”,換言之,就是他帶回的信息,商業(yè)價值不高。于是,我決定要現(xiàn)身說法,親自給他上一堂“揣情”課。
我要他把甲方總經(jīng)理請到我辦公室來,一番寒暄以后。我就開始了我的“茶文化”了,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很快就了解到,他不是老板而是職業(yè)經(jīng)理人,我也是職業(yè)經(jīng)理人,正所謂鬼谷子所說的“相益則親”。于是我們便開始海闊天空的談文化、談歷史、談哲學、談管理、談人生,越談越近,此時就可以引發(fā)變化了,我說:“你我,二十年前就應該成為朋友,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份緣分啊!”他說:“是的。”我接著說:“你我可千萬不要因為工作上的事情,成為敵人啊!”他驚訝的反問:“怎么可能呢?”我說:“比方說,你們資金不足,你為你們老板做出了貢獻,我卻為我們老板蒙受了損失,就你我這種職業(yè)素養(yǎng)來說,還不反目成仇嗎?”他立刻接嘴:“孟大哥!我用我的人格擔保,資金一定沒有問題。”我又對他發(fā)起了新的一輪進攻:“我們很有可能只能做朋友啊!這筆買賣我們可能會失之交臂。”他驚詫的問:“為什么?”我說:“我很關心你們的工程,親自看了你們的設計圖紙,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我們無法進行差異化競爭,我們的優(yōu)勢體現(xiàn)不出來啊!而我公司又不參與價格大戰(zhàn)。”他立刻就把他們的價格底線告訴了我,同時堅決要求我們一定要參與他們的工程競爭。
送走客人以后,我對業(yè)務員說:“為什么我只用了短短一個小時,連飯都沒有請他吃,就超過了你辛辛苦苦跑了兩年的效果呢?要妙就在‘揣情’上。”我告訴他:不一定用我的談話風格,要自己在實踐中去悟,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揣情之術”的話術來。這個業(yè)務員大受啟發(fā),從此以后再也不干那種沒有頭腦還要跑斷腿的“推銷”活動了,現(xiàn)在已近成長為某集團公司的營銷總監(jiān)了。
我有一個朋友,他文化不高,可卻是某企業(yè)最優(yōu)秀的采購員,他往往能以最低的價價拿到最好的貨。有一次我們在一起交流,我誠懇的請教他“非凡”的“玄機”,他告訴我:“我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哪里來的什么玄機啊!只不過是我經(jīng)常給他們來他一個‘下不來臺’,我再給他來上一個‘渾水摸魚’,事情就辦成了。”我非常驚訝的問:“什么叫做‘下不來臺’,什么又叫做‘渾水摸魚’呢?”他得意洋洋的說:“因為我沒有文化,所以他們都認為我是‘粗人’,‘粗人’好啊!‘粗人’他們就不會提防我,‘粗人’他們就不和我一般見識,‘粗人’他們就不會生我的氣。這樣我就可以給他們來上一個‘極度尷尬’讓他們‘下不來臺’。每當我要采購一批貨的時候,我會先把貨看好,做上標識。然后與業(yè)務員談好價格,同時把其他企業(yè)的價格也了解好,心中基本就明白最低價了。于是我就給他來上一個‘裝糊涂’,就是拖延成交時間。我會在很不起眼的地方等,等到他們總經(jīng)理接待客人的時候,我會突然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然后沖口而出‘最低價’,結果,正在與客戶討價還價的總經(jīng)理,被我這么一來,異常‘尷尬’在客戶面前‘下不來臺’,他恨不得馬上把我打發(fā)走。此時就是我‘渾水摸魚’的時候了,我會找到業(yè)務員,說他們總經(jīng)理已經(jīng)答應我了。即便是業(yè)務員打電話給總經(jīng)理,總經(jīng)理也會生怕我來‘攪局’,他會答應我的要求的。”我接著問:“你這一招,用一次可以,多用兩次不就不靈了嗎?”他大笑:“他們認為我是‘粗人’嘛!不值得與我計較,結果時間一長了,他們干脆也就不和我繞彎子了。”
4、企業(yè)管理的揣情
企業(yè)對員工也需要“揣情”,不能人為的把崗位劃分出高低貴賤,要深入了解各種不同崗位員工的真實想法,踏踏實實的為他們著想,企業(yè)才能迸發(fā)出牢不可破的凝聚力。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擴大,一些人先富起來了,大哥大、汽車、豪宅不斷的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人們的價值觀也就隨之而改變了。在企業(yè)里,按照收入的多少,無形中劃分了一些工作崗位的高低貴賤。
比方說,企業(yè)要生存,就必須在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迫使企業(yè)領導不得不重視市場營銷,代之而來的就是市場營銷人員受到高度重視。必然產(chǎn)生有的企業(yè)領導把業(yè)績驕人營銷人員視為掌上明珠,而對一些身懷絕技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則相對不重視了,由此造成“重營銷”“輕技術”的現(xiàn)象。導致很多能夠做出突出貢獻的技術人員紛紛放棄自己的專長,而從事經(jīng)營工作。業(yè)務抓上去了,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了,從而導致競爭力下降。
真正造成企業(yè)重營銷而怠慢其他部門的主要原因是業(yè)務員“一花獨秀”的營銷模式,正是這種營銷模式,造就了很多企業(yè)營銷精英的誕生,他們成了凌駕于企業(yè)員工之上的“大英雄”。他們利用企業(yè)的品牌、企業(yè)提供的平臺、企業(yè)的資金,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銷售網(wǎng)絡。他們與客戶總是單線聯(lián)系,給企業(yè)與市場之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有的企業(yè)只有幾個業(yè)務員就占據(jù)了整個企業(yè)大部分的銷售業(yè)績,有了這個法寶他們就可以動輒威脅企業(yè),企業(yè)要生存也不得不依賴他們,所以被迫把他們像“供神”一樣給“供”起來,處處謙讓于他們。相對來說怠慢其他部門就成了必然。今天我和很多企業(yè)界的人士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企業(yè)現(xiàn)在還是采用的這種營銷模式,盡管他們對這種模式恨之入骨,但也無能為力。
為回避這種被動局面,我總結出了“集體營銷”和“合同評審”的營銷模式,徹底揭開了企業(yè)與市場之間被業(yè)務員設置的神秘面紗(其他文章中有詳細介紹)。
很多企業(yè)的口號是“市場、市場、再市場!”企業(yè)一切圍繞市場開綠燈,這種理念對不對呢?回答是肯定的“對!”,針對眼前的立場是對的。那么今后呢?今后還會有如此好的市場嗎?今后要保證好的市場占有率,靠的是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能力,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企業(yè)市場是不會長久的。那么“一切圍繞市場開綠燈”的理念就片面了,應該把它改為“一切圍繞創(chuàng)新產(chǎn)品的市場開綠燈”。確保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石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企業(yè)應該把創(chuàng)新型人才放到與營銷精英的地位相等同的位置上來。很多企業(yè)卻無法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把業(yè)務員一花獨秀,改為集體智慧,這樣一來成功率和利潤率可以雙豐收,業(yè)務員的業(yè)務提成可以比原來高很多,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業(yè)務員對企業(yè)的威脅也就隨之解除。
企業(yè)一旦擺脫了業(yè)務員的威脅,平衡各個部門之間的地位問題就好處理了。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業(yè)務提成中拿出一定比例來獎勵其他部門,各個部門的積極性也就大大提高了。如此這般,我們就可以大張旗鼓的表彰創(chuàng)新型人才了,他們才是確保企業(yè)長治久安的基石。
周瑜一戲蔣干
曹操一舉蕩平了荊州,收編了荊州的軍隊,號稱八十萬大軍,虎視江東。看到降將蔡瑁、張允訓練水軍有方。曹操不懂水戰(zhàn),但也頭腦發(fā)熱了。他命令水軍進攻東吳,結果大敗而歸。小勝之后的周瑜,居然還敢駕著他的帥船,前來窺營。
曹操非常不高興,問眾將:“昨日輸了一陣,挫動了我軍銳氣;今又被周瑜窺探了我軍水寨。我們當如何應對?”言未畢,忽帳下一人說:“我自幼與周郎同窗,交情深厚,我愿憑三寸不爛之舌,前往江東說動周瑜來降。”曹操大喜。一看,此人是九江人,姓蔣,名干,字子翼,現(xiàn)為帳下幕賓。曹操問:“子翼與周公瑾相厚嗎?”蔣干說:“丞相放心。我到江東,必能成功。”曹操問:“需要準備些什么?”蔣干說:“只要一個書童和兩個駕船的人就行了。”曹操很高興,置酒為蔣干送行。
蔣干駕一只小舟到了東吳,徑直到周瑜寨中,命傳報:“故人蔣干相訪。”周瑜正在帳中議事,聞蔣干到來,笑著對諸將說:“說客來了!”隨機與眾將附耳低言,如此如此。
周瑜整理衣冠,引領數(shù)百人前來迎接。蔣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來。周瑜拜迎。蔣干說:“公瑾別來無恙!”周瑜說:“子翼辛苦了,遠涉江湖,為曹操做說客來了吧?”蔣干嚇了一跳,說:“我與你久別了,特來敘舊,為什么懷疑我作說客呢?”周瑜笑著說:“我雖然不及師曠那么聰慧,聽到音樂就知道弦外之音。”蔣干說:“你如此待人!我還是告辭算了。”周瑜笑著挽著蔣干的胳膊說:“我害怕兄為曹操作說客。既無此心,為什么要走呢?”隨即把蔣干迎入大帳。
雙方客套一番后,周瑜即傳令把江東英杰通通招來與蔣干相見。大擺宴席,音樂高奏,輪換行酒。周瑜告眾官說:“蔣干是我同窗好友。雖從江北到此,卻不是曹操說客。大家不要懷疑。”于是解佩劍給太史慈說:“你佩我劍作監(jiān)酒,今日宴飲,只敘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與東吳軍旅之事者,立刻斬首!”蔣干驚愕,不敢多言。周瑜說:“我自領軍以來,滴酒不飲;今日見了故人,又無疑忌,必當一醉方休。”說罷,大笑暢飲。
飲至半酣,周瑜攜蔣干之手,同步出帳。左右軍士,都全副武裝站立兩旁。周瑜說:“我的軍士,雄壯嗎?”蔣干說:“正是威武雄壯啊!”周瑜又引蔣干到帳后一望,糧草堆積如山。周瑜說:“我的糧草,充足嗎?”蔣干說:“兵精糧足,名不虛傳啊!”周瑜執(zhí)蔣干手說:“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身負國家安危之重任,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即便是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怎么能夠打動我心!”言罷大笑。蔣干面如土色。
周瑜與蔣干攜手入帳,與諸將再飲,指著諸將說:“這些都是江東英杰。今日此會,可謂‘群英會’了。”喝酒到天晚,點上燈燭,周瑜親自舞劍高歌,滿座歡笑。至深夜,蔣干告辭:“不勝酒力了。”周瑜說:“好久沒有與子翼同床而睡了。”于是裝作大醉的樣子,與蔣干攜手入帳。
周瑜嘔吐狼藉,連衣服都沒有托就睡著了。蔣干哪里睡得著?看看周瑜鼾聲如雷。蔣干消消起身,看見桌案上的文卷,發(fā)現(xiàn)了往來書信。其中有一封,上寫“蔡瑁張允謹封。”蔣干大驚,信中說:“某等降曹,非圖仕祿,迫于勢耳。今已賺北軍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將操賊之首,獻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關報。幸勿見疑。先此敬覆。”蔣干心想:“原來蔡瑁、張允勾結東吳啊!”于是將書信暗藏于衣內(nèi)。
將近四更,只聽得有人入帳問周瑜:“都督醒來沒有?”周瑜懵懂的問那人:“床上睡著什么人?”那人說:“是都督請子翼一起睡的,怎么忘了?”周瑜懊悔的說:“我平日不飲醉,昨日醉后失態(tài)了,不知說了不該說的話沒有?”那人說:“江北有人來了。”周瑜呵斥:“低聲!”叫喚蔣干:“子翼!”蔣干只妝睡著。周瑜悄悄出帳。蔣干偷聽,只聽見有人在外說:“張、蔡二都督道,一時半會不得下手,……”后面言語聽不見了。
一會兒周瑜入帳,叫蔣干:“子翼!”蔣干只是不應,蒙頭假睡。周瑜也解衣就寢。
蔣干想:“周瑜是個精細人,天明找不到書信,必然害我。”睡到五更,蔣干呼喚周瑜,周瑜睡著不答應。蔣干悄悄離開,喚了小童,徑直出轅門。軍士問:“先生那里去?”蔣干說:“我在此恐怕誤都督事,權且告別。”軍士也不阻當。
蔣干趕緊逃回見曹操。曹操問:“此行如何?”蔣干說:“周瑜雅量高致,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打動的。”曹操生氣說:“事情沒有辦好,反被別人所笑!”蔣干說:“雖不能說服周瑜,卻與丞相打聽得一件事。請退左右。”蔣干取出書信,將信上事逐一說與曹操。曹操大怒:“二賊如此無禮啊!”
立刻傳喚蔡瑁、張允到帳。曹操說:“我打算讓你二人進兵。”蔡瑁說:“軍還沒有練熟,不可輕進。”曹操憤怒地說:“軍若練熟,我首級獻于周郎啦!”蔡、張二人不知其意,驚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斬之。
一會兒,獻頭帳下。曹操忽然省悟:“我中計了!”
點評
鬼谷子說:“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者,不能隱其情。情欲必出其變。”蔣干和周瑜是同窗好友,天下大亂各為其主。可以說他們都是揣情的高手,只是蔣干比周瑜略低一籌,反而被周瑜捉弄得時而“甚喜”時而“甚懼”,神不知鬼不覺的就進入了周瑜的圈套。自己被捉弄了不說,還弄得曹操留下個千古笑柄。蔣干不是周瑜的對手,被周瑜捉弄還可以理解;曹操都是捉弄人的人,被周瑜捉弄就不正常了。看來“揣情”之術在謀略運用中是很重要的!
劉備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內(nèi)斂之人,一般人很難揣測出他的心思。就連老奸巨滑的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也被劉備蒙蔽過去了。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心機很深的人,也有被人看透的時候。
劉備投靠荊州劉表的時候,劉表把劉備待如上賓。有一次劉備上廁所,發(fā)現(xiàn)自己大腿上長出了贅肉,不覺潸然流涕。劉備回到酒席宴上,劉表發(fā)掘劉備有淚容,很是奇怪問其緣由。劉備長嘆:“備往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騎,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將至矣,而功業(yè)不建,是以悲耳!”劉表說:“吾聞賢弟在許昌,與曹操青梅煮酒,共論英雄;賢弟盡舉當世名士,操皆不許,而獨曰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以曹操之權力,猶不敢居吾弟之先,何慮功業(yè)不建乎?”劉備乘著酒興,失口說:“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劉表聞言默然。從此以后劉表便對劉備產(chǎn)生了戒備之心。
看來揣測別人難,不被別人揣測也很難。要想揣測別人隱藏自己實在是不簡單的事。
周瑜二戲蔣干
曹操派蔡中、蔡和詐降,不斷有情報傳來,他們證實周瑜和老將黃蓋已經(jīng)反目成仇了。曹操連得黃蓋請求投降的兩封信,老奸巨滑的曹操心里不相信。
于是,聚眾謀士商議:“江東甘寧,被周瑜所辱,愿為內(nèi)應;黃蓋受責,令闞(kàn)澤前來請降。我無法相信他們。誰敢直入周瑜寨中,探聽實情?”蔣干說:“我前日空往東吳,未得成功,深感慚愧。今愿舍身再去,務得實情,回報丞相。”曹操即令蔣干上船。
蔣干駕小舟,徑到江南水寨邊,便使人傳報。周瑜聽得蔣干又到,大喜說:“我要成功,就在此人身上!”于是囑付魯肅:“請龐士元來,為我如此如此。”
原來襄陽龐統(tǒng),字士元,因避亂寓居江東,魯肅曾推薦他于周瑜。龐統(tǒng)還沒有來得及相見,周瑜先派魯肅前往問計于龐統(tǒng)說:“破曹當用什么計策?”龐統(tǒng)悄悄對魯肅說:“欲破曹兵,須用火攻;但是大江面上,一船著火,其他船四散逃竄,無法全部燒著,除非獻連環(huán)計,教他釘為一體,就可大功告成。”魯肅告訴周瑜,周瑜高度評價,對魯肅說:“為我行此計的人,非龐士元不可。”魯肅說:“只怕曹操奸猾,如何去得?”周瑜沉吟未決。正尋思沒有機會,忽報蔣干又來。周瑜大喜,一面分付龐統(tǒng)用計;一面坐于帳上,使人請蔣干。
蔣干見沒人來接,心中疑慮,教把船停靠在僻靜岸口,于是入寨見周瑜。周瑜生氣地說:“子翼為什么欺我太甚?”蔣干笑著說:“我想與你是舊日弟兄,特來吐心腹事,何言相欺?”周瑜說:“你要勸說我投降,除非海枯石爛!前番我念舊日交情,請你痛飲一醉,留你共眠,你卻盜我私信,不辭而去,歸報曹操,殺了蔡瑁、張允,致使我大功不成。今日無故又來,必不懷好意!我不看舊日之情,一刀把你砍為兩段!本該送你回去,可是我一二日間就要破曹賊,留你在軍中,又要泄漏軍情。”便教左右:“送子翼往西山庵中歇息。等我破了曹操,那時渡你過江不遲。”蔣干正要開言,周瑜已入帳去了。
左右把蔣干送到西山背后小庵歇息,撥兩個軍人服侍。蔣干在庵內(nèi),心中憂悶,寢食不安。
這夜星露滿天,獨步出庵散步,只聽得讀書之聲。信步尋去,見山巖畔有草屋數(shù)間,內(nèi)射燈光。蔣干前往窺探,只見一人掛劍燈前,誦孫、吳兵書。蔣干心想:“此必異人。”敲門請見。那人開門出迎,儀表不俗。蔣干問他姓名,回答說:“姓龐,名統(tǒng),字士元。”蔣干說:“是不是鳳雛先生?”龐統(tǒng)說:“是的。”蔣干大喜:“久聞大名,今為何居住在這個荒僻之地?”龐統(tǒng)回答:“周瑜自恃才高,不能相容,我因此隱居在這里。你是何人?”蔣干說:“我是蔣干。”龐統(tǒng)于是邀請入草庵,共坐談心。蔣干說:“以你之才,何往不利?如肯歸順曹操,我愿意穿針引線。”龐統(tǒng)說:“我也打算離開江東。你既有引進之心,馬上咱們就走。如果遲了被周瑜知道,就麻煩了。”于是與蔣干連夜下山,至江邊尋著原來船只,飛棹投江北而去。
到了曹操大寨,蔣干先入見,對曹操闡述了發(fā)生的事。曹操聽說鳳雛先生來了,親自出帳迎接,分賓主坐定,曹操問:“我久聞先生大名,今得惠顧,請你不吝教誨。”龐統(tǒng)說:“我素聞丞相用兵有法,今愿一睹軍容。”
曹操命令備馬,邀請龐統(tǒng)一同視察旱寨。統(tǒng)與操并馬登高而望。龐統(tǒng)說:“傍山依林,前后顧盼,出入有門,進退曲折,即便是孫、吳再生,穰苴復出,也不過此而已。”曹操說:“先生不要過譽,請你指教。”
于是,又視察水寨。見向南分二十四座門,都有艨艟戰(zhàn)艦,列為城郭,中藏小船,往來有巷,起伏有序,龐統(tǒng)笑著說:“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虛傳啊!”曹操大喜。
回寨,請入帳中,置酒共飲,同說兵機。龐統(tǒng)裝醉說:“請問軍中有良醫(yī)嗎?”曹操問有何用。龐統(tǒng)說:“水軍多疾病,須用良醫(yī)醫(yī)治。”曹操正擔心此事,連忙問龐統(tǒng)怎么辦,龐統(tǒng)說:“丞相教練水軍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面。”曹操再三請教。龐統(tǒng)說:“我有一策,使大小水軍,不會生病,安穩(wěn)成功。”曹操大喜,請問妙策。龐統(tǒng)說:“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風浪不息,北兵不慣乘船,受此顛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配搭,或三十為一排,或五十為一排,首尾用鐵環(huán)連接,上鋪跳板,不要說人可渡江,跑馬也可以,任他風浪潮水有何兇猛,有什么可怕的?”曹操下席感謝:“不是先生良謀,怎么能破東吳啊!”曹操傳令,命令軍中鐵匠,連夜打造連環(huán)大釘,鎖住船只。
點評
蔣干真是一個大笨蛋,第一次被周瑜戲弄了還沒有明白過來。第二次被戲弄責任就大了,白白葬送了曹操80萬大軍。
我們不能簡單的責怪蔣干多少,實在是蔣干命不好,偏偏遇到的都是蓋世豪杰,非但蔣干無法識破,這一連串的計謀,就連一貫揣測別人的曹操也無法識破。鬼谷子說:“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者,不能隱其情。情欲必出其變。”龐統(tǒng)的一句“請問軍中有良醫(yī)嗎?”就把曹操最痛心的話題引出來了,一語道破天機的話,任何人都會聽。
蔣干也是一個飽讀之士,否則他也不會在曹操門下當謀士了。我們看到蔣干兩次被周瑜戲弄,還不能簡單的認為蔣干是個草包。周瑜被諸葛亮三氣以后命喪黃泉,我們能說周瑜是草包嗎?
我仿佛看到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典故在重現(xiàn)。諸葛亮、周瑜、蔣干他們的排序就是“黃雀”、“螳螂”、“蟬”,前面我講到了“諸葛亮三氣周瑜”,本文講的是“周瑜二戲蔣干”,我們發(fā)現(xiàn)周瑜被諸葛亮氣死,是周瑜主動找上門的;蔣干二次被周瑜調戲,也是蔣干主動找上門的。這就讓我們糊涂了:周瑜自己已經(jīng)多次提到他不如諸葛亮,而蔣干也非常清楚自己遠非周瑜的對手,可他們?yōu)槭裁催€要自找苦頭吃呢?歸根結底還是“個人英雄主義”在作怪。
看來“自知之明”太重要了!面對你死我活的競爭,首要任務是權衡自己,給自己定位;第二步才是研究對手,給對手定位。如果自己是“蟬”在與“蟬”競爭的時候,“得算多者勝”;如果自己是“蟬”對手是“螳螂”,我們就不能自己“充好漢”去硬碰了,否則就會成為蔣干第二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黃雀”來對付他,百分之百的取勝。如果我們的任務不是如何研究自己戰(zhàn)勝“螳螂”,而是研究如何讓“黃雀”吃掉“螳螂”,而“黃雀”還不知道為什么,這才是鬼谷子的大智慧。
我們可以通過“黃雀”、“螳螂”和“蟬”演繹出很多出奇制勝的方式,這是我最近一段時間研究鬼谷子總結出來的“更深層次的辯證法”,本故事我只推演了一種,無窮種變化讀者可以自己去推演,我這里就不再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