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夕當(dāng)天下午2時不到,爆竹聲起,村民開始擔(dān)年飯祭祖了。大家爭先恐后的,家家戶戶準(zhǔn)備好祭品。這包括米飯,酒,魚肉等菜品,冥幣、爆竹、香紙。講究的人家會擺上一只宰殺好的雞,一只豬頭。豬價高起,養(yǎng)豬的人家很少了,自然豬頭也少了。過去,幾乎家家養(yǎng)豬,自然家家都有豬頭。但庚子年的除夕,祭祀用的豬頭卻比往年的多了些。這一年,根據(jù)政府要求,有五六家遷走了大路邊的祖墳,這其中就包括自己祖父的墳。按照本地習(xí)俗,新墳或遷墳都是大事,當(dāng)年除夕的祭祖自然要比平常年份隆重些。在村大禮堂邊的土地公公前,一家又一家,先來先祭。短短幾分鐘,幾撥人就有好幾個豬頭擺上。擔(dān)年飯祭祖,一般是同族兄弟結(jié)伴而行。父輩兄弟倆,父親和大伯膝下各四子。我們兄弟有兩人不住村里,一般不年年到場。大伯那邊,對擔(dān)年飯祭祖這儀式更隆重一些。大伯家老四在外做窗簾生意,對擔(dān)年飯祭祖這事更是上心。他和他二哥家分別從安徽買回了兩個豬頭,自然成了擔(dān)年飯祭祖的主心骨,已然從大伯手中接過主導(dǎo)祭祖的擔(dān)子。他像大伯一樣,向同行的晚輩介紹每座祖墳的簡要情況。擔(dān)年飯祭祖從村邊的土地公公開始。村邊有兩處土地廟,另外還有一處大樟樹,信奉樟樹老爺?shù)娜思視?。第一處土地公公其?shí)就是一塊石頭,在一戶村民家的大院內(nèi),放上供品,點(diǎn)香燒紙,人人持香祭拜,收完后鳴炮離開。這戶人家早已習(xí)慣,他忙他的年活,我們忙我們的祭祀,雖有些別扭尷尬,卻又達(dá)成無形的默契。在我們這,過年吃年飯是悄悄的,互不打擾,鞭炮一響開席后就不能串門,還有的人家吃年夜飯是要關(guān)上大門的。
村大禮堂邊的土地公公相比就顯得更熱鬧。這個土地公公新建沒幾年,卻香火鼎盛。主建這土地公公的是一對老夫妻,一個死了老公成了老寡婦,一個死了老婆成了老鰥夫,為了生計(jì)結(jié)合在一起過日子。突然有一天,女的得道,請來了娘娘,學(xué)會了打嗝做法,香火生意慢慢有起色。逢娘娘生日收點(diǎn)信徒給的香火錢,日子過得也安穩(wěn),不用向雙方子女討要生活費(fèi)。過年要爭先恐后,擔(dān)年飯祭祀更要熱熱鬧鬧,家里除了主事的女人、忙活年夜飯的大人們,年輕的一代,大大小小,都要參與。誰家的人多,說明誰家香火興盛。我們這一隊(duì)伍,大伯已把牽頭祭祀的活交給了他家老四,其他三兄弟也沒來,來的都是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受疫情影響,我家老三、大伯的長孫一家都在外過年,參與的人比往年要少一些。父親不愿在家添柴火給母親打下手,出來圖個清閑。
祭完土地公公,就直奔祖墳。爺爺?shù)膲灪湍棠痰膲炇侵攸c(diǎn)。香紙都是AA制的,各買各的,斷不能替代。在爺爺?shù)膲灪湍棠痰膲炃?,大額的冥幣會派上用場,爆竹也會多放一些。父親從自己的香紙袋中掏出一對蠟燭,給爺爺點(diǎn)上。老四看到后,連連后悔自己忘了帶蠟燭。姜還是老的辣,父親雖然已糊涂不主事,但關(guān)鍵時刻他還是很清爽。大家都在墳前默默祈禱,希望土地公公、逝去的先人保佑家人身體健康,保佑自己生意興隆,保佑子孫會讀書。奶奶的墳是前幾年新修的,立了墓碑,硬化了墓身。過去家里窮,墳頭是用磚塊壘的。新修的墓雖沒幾年,墓碑上卻長滿了爬山虎。大伯說,有爬山虎的墓是好墓,占到了一些好風(fēng)水。自然,我們都格外看中這座墓。也自然,冥幣要大額的,爆竹要多放些,祭拜要更虔誠。一米之外的另一座祖墳,就簡單點(diǎn)個香祭拜一下。此外,我們還去了幾個祖墳,都是不知道具體輩分的。其中有2座祖墳,墓身較大,有約40厘米寬、高60厘米的青石墓碑,一座是嘉慶10年(1805年),另一座是道光年間的,墓主均為陳母林氏。這兩座墓,因時間久遠(yuǎn),也只有我們家來人祭祀了。200余年時光,早已是物是人非,血脈難尋。表弟和舅舅在福建沒回家,本想去外公外婆墳頭上炷香,但總邁不開步子。還是秉持習(xí)俗吧,對他們而言,我畢竟是外姓,還是算了吧。表弟會面向北方,燒一打紙錢給他們的。小村的年味無疑還是濃的,只是這年味離我愈來愈遠(yuǎn),而且這年味也越來越復(fù)雜。有遠(yuǎn)離故土的酸楚,有夾雜商業(yè)信息的熱辣,更有形同陌路的苦澀。沒了兒時的單純,沒了兄弟間的打鬧,沒了父子并肩勞作的默契。年味多了快餐的速度,大家聚散在一周間;年味少了豬腳的咸度,大家談吐離不開打拼。往事千年,這年味化作一縷縷青煙、一聲聲爆竹,在春風(fēng)里,在油菜花開的田野間。我所能做的,就是在年味散去的平日,常回家看看健在的雙親那一口白米飯香,勝過一年一度的年味。
作者簡介陳志林:當(dāng)過8年鄉(xiāng)村教師,現(xiàn)為一名組工干部,在鄉(xiāng)鎮(zhèn)、司法行政機(jī)關(guān)、發(fā)改委、組織部等部門工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