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在生了小孩后,小孩的一些小問題都會如臨大敵,不僅每天研究寶寶的屎尿,更是24小時盯著看寶寶的舉動,生怕孩子有什么異常。如果發現兒子老是揪小JJ、洗澡和睡覺都要玩一下它,或者發現女兒竟然會把小被子或者衣服等東西卷起來夾在腿中間蹭等情況,寶媽們不是驚呆就是嚇壞了,繼而產生無限煩惱,并且胡思亂想,腦補出無數個問題,孩子是不是早熟啊,手這么臟摸私處會不會產生感染呀?

寶寶們這些舉動可愁懷了家長們了,心里總想著怎么辦?增添了很多思想負擔。實際上,科學育兒,一定要正確認識寶寶們成長的舉動,家長們對孩子的行為的處理態度和方式舉足輕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假如態度不好方式不對,很容易適得其反導致孩子的反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對于男孩摸小JJ、女孩蹭私處這個行為,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當孩子出現這些舉動,事實上是在提醒我們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啟蒙教育。

一、寶寶的這些行為表示什么?
知道問題的關鍵,我們才能對癥下藥。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孩子出現這些舉動實質上是成長中的正常情況,這是他們對自己身體的探索。這情況就好比五六個月啃手指,七八個月啃腳趾的行為一樣,是成長中的幼兒探索。幼兒探索包括手、腳、臉部、肚臍當然也要包括私密部位。這跟所謂的早熟的概念天淵之別。而且孩子突然“喜歡”觸摸身體某一部位,可能是此部位痛癢或情緒緊張,此時我們要排查一下衣物過緊或者陌生環境導致寶寶緊張等情況。

二、我們可以做什么?
心態比做法重要。正確認識這些行為,我們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我們要明確這只是寶寶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探索,不是什么不良行為。淡定去面對這些,不能大聲呵斥,責罵去制止,寶寶年級尚小,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過多嚴重地區干預會導致適得其反。父母反面的態度一定程度上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孩子會覺得探索自己身體是錯的,父母不喜歡自己去探索自己的身體,這樣是不利于孩子成人后的健康性觀念的形成。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要引導孩子,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時候,我們或許可以跟他們玩游戲以此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孩子稍長時,可以教育他們,這種事情具有私密性,要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

假如擔心會有健康問題,家長們不妨給孩子穿寬松的衣服,及時做好寶寶私處的清潔衛生,發現問題時候及時干預、治療。如果是因為情緒緊張的話,父母需要及時給予孩子安撫,給予足夠的安全感。
育人育己,家長有健康的性啟蒙態度及教育方式,孩子才能健康快樂成長。
想要了解更多小兒疾病問題,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