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于小腳——姹紫嫣紅開遍后,最終被判槍決,結束了不平凡的一生!
2022年,青島黃島路平康五里,逼仄的老舊筒子樓、從磚縫里冒頭的細葉,已經被路人的腳步,反復碾壓了許多回,仍舊執著地貼在地上……
這里仿佛是時光留在青島身上的一塊斑痕,正在歲月的長河中,被動地隨著社會的發展前行。

20世紀出生在這里的老人越來越少了,然而還健在的人的記憶里,黃島路平康五里,在幾十年前,曾經是個讓無數達官顯貴向往的地方。
原因無他,因為這里有一位名噪一時的交際花——于小腳。
她的“山頭”必須拜
于小腳并不是她的原名,叫這個名字的原因,是因為她有一雙“三寸金蓮”。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帶來的思想解放風潮下,許多民國時代的女性,早就摒棄了纏足的陋習。
而這位讓無數權貴名流,甘愿臣服于石榴裙下的女子,有著令人難忘的美貌,膚若凝脂、面若桃花、才藝雙絕……
古人描寫女子美貌和神態的詩句詞語,放在于小腳的身上恰如其分,即便有一雙小腳,也是瑕不掩瑜。
這位交際花讓平康五里,成為青島有名的“銷金窟”。

可不止是靠美貌,俗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沒有過人的智慧和頭腦,要在魚龍混雜、戰亂頻繁的時代長久立足,有些難于登天!那么于小腳站穩腳跟到什么程度呢?
野史和民間軼事中,曾有位警局高官到當地出差,旁人勸他到于小腳處“拜山頭”。
這位警官左耳進右耳出,結果他在澡堂洗澡時,交給兩個手下看著的錢物“不翼而飛”了,最后只能灰溜溜的,到于小腳處“抱大腿”請求幫忙。
他丟東西的澡堂位于于小腳的地盤,既然人家出手幫忙了,這個人情也就欠下了。
這個故事聽起來順理成章,但是細想,還是能對于小腳的處事手腕和能力窺探到一二:
高官在公共場合丟東西第一時間找一個女人,而不找負責治安的巡捕房,而且于小腳還真給他辦到了,實在有點“賊喊捉賊”的意思了。
縱然真的是這個高官對于小腳的不屑一顧,讓她借機“開了個小玩笑”回擊,但是這樣的手段,不見得適用在所有的高官顯貴上,所以她“賣人情”的手段必然是多樣的。
“手眼通天”的背后
混跡權貴之圈的人,肯定都是頭腦和見識不凡之輩,也有“閱盡春色”之流,能使得他們“豪擲千金”只為見之一面,于小腳自有其過人之處。

作為妓院的頭牌,于小腳從小便得到了妓院老鴇的特殊關照,從學識到才藝,都請人細細的教授,她也學得很是用心,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湛。
小時候在妓院給老鴇和妓女們端茶送水、招呼客人的經歷,也為她奠定了基礎。
20多歲時,她已經從老鴇手中接過了這家,把她從小養大的妓院,能成為她的座上賓,那可不只是有錢就行。
她的地盤她最大
當時這個妓院的規矩是:想見姑娘,首先你得登記,然后她會回復一張紙條,紙條一式兩份,寫有見面的時間和地點。
到了時間憑條見人,收費標準也按等級劃分,越漂亮、越出名的姑娘費用越高。
像于小腳這般色藝雙絕的,經常是許多顯貴人士競相預約的,最后無疑是價高者得,而且很多還是“回頭客”。能引得這些人“常駐”,也能看出這個女人的長袖善舞和靈活多變。

靠著這樣出色的交際手腕,再加上各位大佬的撐腰,于小腳為自己培養起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腳踩黑白兩道、手眼通天”形容她的勢力鼎盛之時一點不為過。她出門從不帶保鏢,因為她的保鏢都混跡在人群中,扮成三教九流的各類人物。
在《大商埠》里有一段關于對她的描述:“于小腳穿著一件薄如蟬翼的絲制外衣,里面的綠色小衣和白璧無瑕的肌膚若隱若現。一根滿是鉆石的簪子插在她的秀發之中,在她那張瓜子臉上,化著無比精致的妝容,格外嫵媚,給人一種攝人心魄的魅惑感。”
后面甚至還有一些對她身材描述的句子:“她穿著一雙紫色棉質做的花靴,當她走起路時,她那完美的身材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她,又有誰不愿做她石榴裙下的風流鬼呢。”

想象一下,這樣嫵媚迷人的女子走在街上,必定是一道讓人移不開眼的風景線。
動蕩不安的民國可不比今天的太平,女子若是晚上出門還是有點風險的,但是這樣的風險,于小腳可不會放在眼里,原因無她,她的勢力、她的保鏢都是她的底氣和信心。
這樣風光的日子看起來真的很是愜意,自己有錢有勢有人撐腰,走到哪里都是勾人攝魄的風景線。誰還能想到,這個女人曾經也是與叔叔一同,擠碼頭大通鋪的小姑娘呢?
一入娼門難回頭
于小腳的父母是誰已經無從考證,根據部分地方史料和健在的青島人回憶,于小腳是江蘇贛榆(今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人,出現在青島時只有7、8歲上下。
有研究青島歷史的學者回憶:“當時她是跟著她的叔叔生活,她叔叔在碼頭干活,白天就跟在叔叔身邊。”可是女娃娃一天天長大,再跟著一群大老爺們晚上擠工廠也不方便。
好在,于家叔叔有幫手,他把小侄女送到了一個自己常去的妓院,這家妓院的老鴇收養了這個孩子。

可能有人會疑惑,一個普通的碼頭工人,怎么會有錢去妓院消費?經營妓院的老鴇,怎么會愿意收養這個碼頭工人的侄女?
這還要從當時的時代背景說起。
公元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侵占青島,很快青島便淪為了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戰敗,在巴黎和會上,英法美等帝國主義國家,不顧中國人民的意愿,公然做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
面對這一損害國家主權的行徑,北洋政府竟然妄圖妥協。

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消息傳回國內,中國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愛國運動,“還我青島”成了運動的口號之一。
1922年12月,北洋軍閥政府從日本手中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政府。
盡管保護領土主權的斗爭經歷了重重磨難,但是作為山東的重要沿海城市之一,青島已經開始了近代化的進程,碼頭、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
在這兩個領域做工的工人都能領到一份不錯的薪水,于家叔叔自然也不例外。
口袋里有了閑錢,于家叔叔卻沒有安家置業,而是走進了妓院去尋歡作樂,甚至帶著小侄女一同進去。
一來二去,他和這家妓院的老鴇慢慢相熟,而他帶來的這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也甚得妓院上下的歡心。她嘴巴甜、哄得老鴇和妓女們心花怒放。

于家叔叔白天做工時把孩子托付給妓院,最后索性讓老鴇收養了自家侄女,于是老鴇把她認做自己的干閨女,便開始了精心調教。
于小腳當時是怎么想的,我們今天已經不能探知一二了。
但是這也不難分析:一個天天在碼頭待著的小姑娘,自然不知道什么是學堂,什么是讀書識字。
除了干苦力的工人,她小小的世界里,接觸到的便是這些穿著漂亮裙子、畫著精致妝容、吃住在整潔房屋的“姐姐”們和干媽!
這么一對比,誰會愿意再回到那個簡陋的大通鋪,和幾十個男人擠一間宿舍呢?
于小腳接受了妓院,將自己融入了這個燈紅酒綠、醉生夢死的環境里。
她本可以有另外一番人生,但是她卻為自己選擇了一條不歸路,甚至還手染了無辜者的鮮血。或許她當時覺得這是最好的出路、最體面的人生。
長大后的她手握黑白兩道、門前車水馬龍,在交際層面甚至可以說一不二,但是在國家大義和民族氣節上,她不該選擇卑躬屈膝,更不該選擇將痛苦加諸在無辜者的身上。

于家叔叔把侄女托付給妓院后,這個男人的身影和蹤跡,慢慢消失在了大眾的視線里。
若是他知道,自家侄女十多年后,會幫著侵華日軍蹂躪無辜百姓,不知道有沒有后悔過當時的決定。
助紂為虐終有報
侵華日軍的炮火打破了國家的安寧,隨著戰亂而來的動蕩、家破人亡席卷了許多人,但是這些慘不忍睹的場面沒有出現在于小腳身上,她投靠了日本人,成為了侵華日軍的走狗。
她本身就經營著聲色場所,所以她勢力范圍內的產業,毫無意外地變成了日本人的“安樂窩”,這樣一個黑白兩道都“吃得開”的女子,也是侵華日軍對付無辜民眾的最佳爪牙之一。
很難想象落在她們手里的民眾會有怎樣的下場,而這些血債在全面解放之后都會被一一清算。
侵華日軍投降后,于小腳憑著老交情、老主顧的關照,又舒舒服服過了四年。

1949年6月,青島迎來了人民解放軍,知道自己欠下了百姓累累血債的于小腳,開始四處躲藏。
在群眾的舉報下,人民警察最終將這個名噪一時的交際花抓捕歸案。
據說,在抓到于小腳時,她的身上還帶著不少的金戒指。搜查住處時,一個服侍她的小姑娘向民警們使眼色,民警們在屋內的一個破舊花盤里,找到了不少的金元寶。
這些贓款贓物,在于小腳的財富里占了多少分量不提,單是侵華日軍和反動政府時期,于小腳為禍一方的行徑和搜刮,這些的錢物背后無一不是窮苦人民的血汗。
不久后,全市召開萬人公審大會,百姓們這才親眼目睹了這個交際花的真容。

據說在走上審判席之時,由于腳鐐根本套不住于小腳的一雙“三寸金蓮”,民警們只能用繩子綁在她的腳腕上,押著她走向審判席。
在青島芙蓉山下,隨著一聲槍響,這個聞名一時的女子結束了罪惡的一生。或許在她閉眼前,還能看見她年幼時的場景:
被叔叔帶在身邊睡碼頭的大通鋪、跟著妓院的姐姐和老鴇“干媽”迎來送往、認真學習琴棋書畫的少女時光。
然而隨著時代和她內心的選擇,她最終把自己送上了一條不歸路。
可悲可憐一聲嘆
縱觀民國三十多年的歷史,不少風塵女子,都曾經在社會洪流中留下屬于自己的篇章:
幫助蔡鍔逃離袁世凱監視的小鳳仙;“一脫成名”、深入汪偽政府刺探情報的徐來;勇于主宰自己命運、最后在畫壇上為自己打下一片天地的潘玉良……
她們與于小腳一樣,都曾有過不幸的時光,都與秦樓楚館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但是最后的結局卻不盡相同。
歸根結底,為人、格局和眼光不同,追求的生活和理想信念便不同。

“命運所賜予的每一份禮物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小鳳仙選擇歸于平淡,徐來隨丈夫在狼窩虎穴中為國盡忠,潘玉良在畫壇留下了屬于東方人的傳奇。
于小腳甘愿做傷害百姓的劊子手,自然只能被綁在恥辱柱上,接受人民和歷史的審判。
歷史給予這些風塵女子的評價無關美貌、無關出身,而在于最后她們選擇了什么樣的道路,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于小腳這個碼頭姑娘的人生,令人可恨又可悲,最終只能說:善惡到頭終有報。
今天的青島平康五里,再也沒有那家,曾令無數權貴名流向往的妓院遺跡,后人在社會的進步中,已經逐漸將“于小腳”這個名字留在了史冊中。
尚且健在的本地老人或許會在某個夏夜里,一邊搖著蒲扇,一邊和老友閑談中,聊到幾十年前那個打扮時髦、美貌非凡的女人,最終將一聲嘆息留在夜空中,萬籟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