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有一位來自俄羅斯的母親“瓦倫蒂娜·瓦西爾耶娃”,她這一生一共生下69個孩子。

那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為此大約犧牲了兩千多萬的青壯年,為了重建社會,蘇聯鼓勵婦女多生。
所以從15歲到55歲,40年的時間,瓦倫蒂娜的分娩次數是27次,其中16對雙胞胎、7次三胞胎,4次四胞胎,連一次單胎都沒有。

也因此瓦倫蒂娜被譽為“蘇聯英雄母親”,她生育69,存活67的記錄至今無人打破,她的子宮被稱為“鋼鐵般的子宮”。
但瓦倫蒂娜這種情況,是世界罕見的極少數,對于大部分人而言,普遍還是懷的單胎。
那么,對普通人而言,若不避孕,女性一生能生多少個孩子?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多大?
母親孕育孩子,和自身的年齡密不可分,在中國古代,由于人們長期處于落后的農業社會,國家需要勞動力發展國家經濟,所以婚育年齡普遍較早。
但女性小于18歲,生殖器官和骨盆的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并不適合孕育生命,所以古代胎兒的存活率很低。

與25~29歲婦女相比,11~18歲的孕婦早產的幾率很大,子宮內膜炎的發病率也很高,而15~19歲的孕婦,出現產后出血和胎兒發育不良的可能性較大。
所以女生的婚育年齡往后推遲,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大體現,從生理、心理及社會學角度看,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2-29歲,這個時候女性的骨盆發育成熟,卵子質量也較高。
據統計,25歲的媽媽生下“唐氏兒”的概率約為1/1250,30歲的媽媽約為3/1000,35歲的媽媽約為1/300,而45歲的媽媽則達到了1/35。

同理父親超過50歲,胎兒的患病概率也更大。
女性過早生育不好,過晚生育也不好,超過30歲再考慮備孕,則增加了受孕、分娩的困難,特別是在分娩時導致的難產和并發癥的概率增加。
尤其是過了35歲之后,卵子質量差,難受精,哪怕形成胚胎,流產的風險也極高。

而大部分女性絕經年齡為45-55歲左右,隨著高齡女性出現高血壓、高血糖等病癥,都非常不利于生育,還可能導致胎兒染色體異常等情況。

現代科技發達,可以借助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等技術來懷孕,所以很多人選擇凍精形式,來保存高質量精子和卵子。
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再先進的生育技術,都需母體來受孕,而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女性年齡。
因此女性適時懷孕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齡生育存在哪些風險?
現在越來越多事業成功的女性,通常不會早婚早育,這就導致我國已婚女性的生育年齡不斷往后延遲。
如果超過了35歲才生產,就屬于是高齡產婦了,而高齡生產對孕婦和孩子來說危險系數成倍增加。
最常見的就是容易造成流產,如果女性到了35歲之后才懷孕,出現早期流產的概率可能會達到20%左右,如果45歲之后才懷孕,早期流產的概率會達到80%,可見,年齡越大,女性出現早期流產的可能性會越高。

與此同時,早產的幾率也大幅上升,大部分高齡產婦都比較容易在37周之前就生下寶寶。
早產兒不僅體質差,而且大多伴隨器官發育不完善,需要常住保溫箱,等到體重達標才能出院,這樣的孩子,身體素質和同齡人比,普遍較差。
對于產婦自身而言,高齡產婦很有可能會出現妊娠糖尿病,而妊娠糖尿病對胎兒的發育十分不利,甚至會帶來其他的并發癥。

男性也是如此,超過40歲,男性生育能力逐步下降,精子發育不完整,質量低下不但會導致配偶自然流產率和早產率上升,同時還會增加精神障礙嬰兒的出生率。
因此,不論是女性還是男性,一定要適齡婚育,盡量避免出現高齡生產這種情況。
像“蘇聯英雄母親”一樣,熱衷于生娃的人中國也有,比如某廣東打工妹高嫁給北大高材生,為遺傳丈夫的優秀基因,這位媽媽生了7個孩子。
針對易孕體質的媽媽,如果不避孕,她到底一生能生多少個孩子?

若不避孕,女性一生能生多少個孩子?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女性從12歲左右第一次來例假開始,一直到絕經期(45-55歲),每月大約排出1-2枚卵子,一生大概能夠排出400-500顆卵子。
即在理想情況下,有500次受孕機會,但受孕機會并不代表懷孕次數。
比如,以我國的法定結婚年齡來說,女性20歲結婚,我國女性平均絕經年齡為45-55歲,如果我們取上限55歲進行計算,那么女性就大約有35年的生育期。
從20歲第一次懷孕開始,再排除2年左右的哺乳期,即便女性不間斷地懷孕,也只有15次生育機會。

也就是說,如果都是單胎的情況,中國現代社會女性這一生可能生下15個孩子。
蘇聯英雄母親的情況,是罕見的多胎體質,所以才會創造世界紀錄。
一般情況下,順產兩胎的間隔時間最好是一年起,最少也要留給產婦半年的恢復時間。
但如果是剖腹產,至少需要2年以后才能繼續受孕,因為子宮疤痕恢復的時間很長,如果有裂痕的情況下再懷孕,等到胎兒越長越大,極易導致子宮破裂,威脅母子的安全。
但剖宮產后生育間隔時間也不是越久越好,如果超過6年,子宮切口的疤痕會逐漸變薄,張力變差,反而也會增加生育危險。

世界衛生組織曾建議女性,在前次分娩后至少等待2年,小于5年,在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后至少等待6個月后再懷孕。
生育間隔在此范圍內,母嬰健康受到損傷的概率最小。

生育次數過多對女人有什么危害?
大家普遍認為“多子多福”,老一輩家庭生下5、6個孩子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很多年輕人覺得生兩個孩子都嫌多,1個孩子就已經足夠了,甚至有人還會選擇成為“丁克”,直接拒絕生娃。

從外形上來說,生完寶寶之后,很多寶媽會脫發、黃斑、胸部下垂、臀部變大,再加上尿失禁、器官脫垂、便秘等后遺癥。
生理上,女性生育的孩子越多,身體里的營養元素就會流失得越多,身體的免疫力一會越來越差。
而膠原蛋白也會流失皮膚松弛,多次哺乳乳房也會下垂,這些都會加快女性的衰老過程。

除此之外,女性懷孕之后體內激素水平變化非常明顯,激素的改變也會帶來身體器官的病變,生孩子多有可能會導致有炎癥以及宮頸癌的發生率增加。
心理上,如果女性生育的孩子太多,患上抑郁癥的可能性就會很大。
媽媽的生活失去自我,整天面對哇哇大哭的孩子、家務等一堆瑣事,會導致失眠,甚至產后抑郁。

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非常大,從懷孕產檢費用開始,到孩子的出生的奶粉、紙尿褲、玩具衣物、生病住院,最后再到供孩子上學,花銷只增不減。
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養一兩個孩子已經壓得一些父母喘不過氣,再多生幾個的話,會增加家庭的經濟壓力。
尤其是易孕體質的媽媽們,在不想要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御措施。

如何有效避孕?
1)使用男用避孕套
男用避孕套是最常見,也是副作用最小的男用避孕措施,不但可以避孕,還能有效預防性傳播疾病,特別適合戀愛中的伴侶、以及絕經期的女性使用。
只要在使用過程中避孕套沒有發生破裂,它的避孕有效性可達到99%左右。

2)口服避孕藥
這是事后補救措施,隨著醫學的改善,口服避孕藥對身體的傷害減少了,短效避孕藥有效率可達到99.96%。
大部分健康的女性都適合短效避孕藥,而長效避孕藥由于藥效強勁且藥量大,容易影響月經和體重,不太適合沒生育過的女性。

3)節育環
屬于一種長效避孕方法,一般節育環在身體中放置10年左右,而且避孕率很高,對身體幾乎沒有任何傷害。取出節育環第二個月即可懷孕,并不會影響生育,安全經濟有效。
4)皮下埋植避孕法
皮下埋入藥物避孕主要是將適量的妊娠激素埋在植皮下,在身體中釋放妊娠激素,最終阻斷精子進入子宮,從而達到避孕的效果,避孕的成功幾率能夠達到98%-99%左右,受到一些年輕人的歡迎。

5)結扎手術
結扎是一種有效的絕育手術,利用一定手段將女性輸卵管或男性輸精管扎起或剪斷,有效阻止卵子與精子的結合,以達到避孕的目的。
這是不可逆的避孕方法,如果扎扎后想再次生育的話,恢復的難度大。

不靠譜的避孕方法
1)體外射精
在少數情況下,射精之前的分泌物中也會含有少量的精子,如果在體外射精的時候,離陰道口的距離非常近,有少數精子也會偷偷鉆進陰道,導致中招。
采用這種方法避孕,整個過程中男性都必須保持高度警惕,長此以往對男性的性心理是一種較大的壓力,長期使用可嚴重影響男性的身心健康,并引起前列腺炎、陽痿、性冷淡等疾病。

2)安全期避孕
育齡婦女的一個月當中有20余天不易受孕,稱為“安全期”。
安全期不一定安全,如果女性存在月經周期不規律的情況,不能準確地計算出安全期,往往會導致避孕失敗。
另外,排卵期也易受環境、飲食等影響而發生改變。

3)緊急避孕藥
緊急避孕藥多用于在發生意外后不得不采取的補救措施,不是常規用藥。
多次服用可能會出現月經紊亂、惡心或者嘔吐,與食物同時服用或睡覺前服藥可以減少惡心、嘔吐的發生率。
如果在口服緊急避孕藥后1小時內嘔吐,應該盡快補服1次。

4)哺乳期避孕
母乳喂養會推遲月經恢復,不少女性產后因沒來月經,便以為不會排卵,即使毫無防護也不會懷孕。
這是錯誤的認知,需知女性產后即使月經暫未恢復,也是有排卵的,只要有性生活,就很可能會意外懷孕,所以哺乳期間也必須注意避孕。
不靠譜的避孕措施,導致的人工流產,往往會對女性的身體和心理造成雙重的傷害。

尾聲
近年來,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發展,女性的教育水平也不斷地提高,女性對婚姻和生育的態度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婚育年齡延遲成為一種趨勢。
但有生育需求的女性,還是應該合理規劃自己的生育時間,不宜過早,切忌太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