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愛玲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女人絕不會愛上一個她覺得楚楚可憐的男人。女人對于男人的愛,總得帶點崇拜性”。
而男人對于女人的愛則恰恰相反,他們總是需要在女人的“楚楚可憐”中獲得征服感和被崇拜感。
所以,會撒嬌、懂示弱的女人更容易讓男人心動、心疼直至愛到無法自拔。

關于“撒嬌”:你要“端正態度”
對于大多數處于戀愛中的女人來說,撒嬌似乎是她們與生俱來的一種特殊本領,她們或多或少、自然不自然的都會向男友展示自己柔軟、弱小的一面。
而對于有些女人來說,她們的詞典中從來沒有“撒嬌”一詞,也總是被男友吐槽沒有“女人味”。
其實,她們并非不會撒嬌,而是在心理上不認同這種方式,她們往往錯誤的將“撒嬌”視為一種卑微的取悅和迎合,而這種行為又與她們內心所渴望的平等自由的理想戀愛模式相背離,所以她們排斥和不屑于“撒嬌”。
事實上,這只是一種對于“撒嬌”的偏見,撒嬌并不是一味的放低姿態、討好對方.
相反,它是一種柔性的、感性的情感溝通方式,這種“示弱”并不是真的將自己低到塵埃里而舍棄自我,它代表的是當事人的一種態度——愿意為了對方柔軟和退讓。
正如阿城說的:“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
瑣碎的生活終將使激情和甜蜜褪卻、把愛情推入平淡如水的節奏之中,在兩人為一件事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在婚姻開始變為一潭“死水”的時候,我們都需要適度地選用“撒嬌”作為“調味品”,在“示弱”中巧妙地化解矛盾。
所以,在適當的情境中利用對方對自己的寵溺和疼愛、通過撒嬌和示弱達到自己預期的行為結果,同時又能增進雙方的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撒嬌能激發男人的保護欲和征服欲
瑪格麗特在《飄》中寫道:“她們都美得炫目,甚至連最丑的女人,一旦完全受到保護,有人疼愛,并且千百倍奉還那份愛,也變得美如天仙”。
愛和被愛永遠是能夠使人變得美好而可愛的東西,女人在這個過程中收獲“美麗”,而男人獲得的是對自我認同感的提升。
這是因為,雄性動物的本能是追趕和廝殺獵物,并在這個過程中滿足自己的征服欲和占有欲。
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男性群體依然或多或少地攜帶著這種“本能”,體現在戀愛中就是——享受于用自己的魅力征服和占有心愛的女人。
而正如“愛哭的孩子有糖吃”,越是懂得撒嬌和示弱的女人,越是能夠激發起男人的這種保護欲和征服欲,從而從男人那里獲得更多的疼愛和呵護。
另外,心理學、社會學家李銀河認為,大概率上來說,“激情之愛”會隨著時間變淡。
畢竟激情迸發是那一瞬間大腦分泌物支配之下的感受,像一團火,我們不可能終日處于 “烈火”之中,好的愛情是能夠將這種短暫的“激情之愛”轉變為細水長流的“柔情之愛”。
此時,恰如其分的撒嬌便是“柔情”的一種體現,能夠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為雙方之間增添一點情調和新鮮感。

“高段位”撒嬌:教你如何“俘獲”男人的心
對“撒嬌”重新定位之后,不可否認的是,撒嬌是可以有益于伴侶之間的情感互動的,不僅僅能夠讓男人愛到無法自拔,而且能夠為雙方帶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甚至讓感情“升溫”。
但是,撒嬌不只是一味地發嗲和黏人,真正“高段位”的撒嬌是自然而然、不露聲色的。
01)、前提:真誠而自信
“仗著受寵而故意作態”,這是現代漢語詞典對于“撒嬌”一詞的解釋,顯然這其中有一個前提是。
受寵,所以一個女人能夠對一個男人撒嬌的前提之一便應該是自信——一種確信對方寵愛自己、疼憐自己而會為自己的撒嬌“買單”的自信。
雖說是“故意作態”,但真誠是必要的。可愛是假裝不出來的,真誠意味著對撒嬌對象的情感是真摯的、撒嬌的反應是循著本心自然流露的。
這兩者是相互承接的,當你和對方的愛足夠真誠而熾烈的時候,在一些情境下你就會不自覺地向對方撒嬌和示弱。
不自信的撒嬌會變成一種卑微地哀求和不依不饒,而不夠真誠的撒嬌則會淪為一種矯情的作態,失去了撒嬌本身的美——二者缺一不可。

02)、核心:示弱和表揚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帖子,吐槽自己的老婆模仿韓劇中的女主,原本可愛無比的噘嘴撒嬌“小心我宰了你”、“敢惹我你就死定了”。
自己的老婆一噘嘴就成了“我拿菜刀砍死你”、“我買汽油燒死你”……引得評論區清一色的“哈哈哈哈哈”。
其實,這種只想“讓人報警”的撒嬌是忽略了撒嬌的本質。
簡單來說,撒嬌就是在心愛的人面前“恃寵而驕”,本質是一種示弱,以一種展示自己柔軟、弱小的一面的方式獲取寵愛和關注、或者使對方在某件事情上妥協。
例如,在男友面前扭不開瓶蓋的女孩子們,或許有些夸張,但其實就是一種示弱性的撒嬌。
既然通過示弱讓對方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那下一步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贊許和崇拜之情,可以很好地使對方進一步在心理上接受為你的撒嬌“買單”的行為哦。

03)、關鍵:恰到好處,恰如其分
前面已經提到,撒嬌只是感情的調味劑,絕對不能將它作為生活的全部;撒嬌只是一種溝通手段,不是目的,為了撒嬌而撒嬌只會讓人厭煩。
所以,“高段位”撒嬌的關鍵是秉持適度適時原則——恰到好處,恰如其分。
一方面撒嬌要分場合,一般適用于雙方獨處或者在比較熟悉隨意的場合,而在正式的社交場合撒嬌只會讓人覺得沒有分寸、不懂禮數。
另一方面,撒嬌要適可而止,偶爾為之是可愛、是情趣,但總是以故作可憐的作態希望對方滿足自己的要求是“作”。
愛是相互的,對方肯為你的撒嬌“買單”,你也要懂得在感情中以自己的方式為對方付出。

有一個關于擇偶標準的調查統計資料顯示,美國人的擇偶標準中把幽默感放在很靠前的位置,似乎有些出人意料、細想之卻又在情理之中。
瑣碎平淡的生活其實很需要一種時不時的幽默感來平衡和調劑感情,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撒嬌也是幽默感的一種表現,以柔軟輕快的方式消弭齟齬、保持新鮮感,何嘗不是一種經營婚姻的智慧?
The End -
作者 | 心理咨詢師付東升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
微信公眾號:戀愛婚姻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