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娛樂新青年(iiiquan)
大家對50歲的女人有什么印象呢?
在大眾的想法中,50歲不過是這個樣子,
嫁作他人婦,囿于廚房,晝夜與愛的媽媽形象了。
媽媽的形象代表了:慈祥、成熟、穩重。
與之相對的則是:任性、幼稚、少女。
年過五十,自然要與二十歲的女孩,區分來看。
50歲不僅應該是滿臉褶子,就連心態,都老了很多。
即便是演藝圈的明星,恐怕也早已身材走樣。
被世事磨平了棱角,學會了妥協與將就。
但今天要講的這位女明星,卻是活出了自我。
她就是許晴。
即便她年過50,卻依然保持了少女的容顏,前凸后翹的好身材。
更難能可貴的是,50歲的她依舊有顆少女心!
或許有人非議,50歲的年紀還不結婚,定是不渴望家庭。
但其實越是太渴望愛情的人,越是不容易得到真愛。
這類人對愛情有太多美好的憧憬,
把自己所有的純粹、少女心、浪漫情節,都押寶在愛情上面,
難免因為太專注,而失望。

女孩,生在羅馬
娛樂圈長相好、家世好的明星不在少數。
本來他們大可不必吃演藝圈這份苦,卻依然選擇在娛樂圈逐夢。
韓雪出生自軍人家庭,劉亦菲父親是外交官。
關曉彤父親、爺爺都是演員。
這樣的家庭背景,讓他們一出生就擁有強大的后臺。
而許晴自然也不例外。
許晴出生于北京外交大院,可以說是生在羅馬的典范了。
并且她的爸媽都是軍人,家族有三個外交家。
一出生就趕上了改革開放。
所以盡管許晴是女孩,卻絲毫沒受到偏見。

如果說富足的物質條件,是養成許晴的潺潺清泉。
那么開放的家庭氛圍、優秀的遺傳基因,則是許晴生長的沃土。
許晴從小就是學霸,后來在考大學的時候。
又同時被國際關系學院德語系和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選中。
當時的許晴以戀愛為大。
所以她為了跟男友有更多話題,才選擇了北京電影學院。
有人好奇,擁有如此雄厚的背景。
走演藝這條路,怎能得到家族許可?
但其實許晴的母親就是總政歌舞團舞蹈隊隊長。
他們對于表演毫無排斥心理。
再者許晴的好身材、好皮膚,也是娛樂圈出了名的。

圈內美女無數,本不值一提。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外在的美肯定與平時自律分不開。
但其實許晴的美,90%都是遺傳。
高曉松曾爆料,許晴的姥姥80歲的時候,臉上沒有一點斑。
而許晴媽媽60歲的時候,皮膚依舊雪白。

許晴本人也表示過,自己平時是不愛運動的。
不僅如此,許晴演藝之路的順暢,也充分表明了,她就是天之嬌女。
最開始許晴是不喜歡表演的。
她認為在眾人面前,表現各種角色,十分的難為情。
并且直率的她,直接把自己的厭惡表現了出來。
甚至提出過退學的要求。
對此,許晴當時的老師齊世龍很是頭疼。
齊世龍表示許晴眼睛特別干凈,只要認真學習一定能出來。
要是許晴還是想退學,也要把下次表演課的“虎妞”演好。
許晴得知可以退學了,也就沒有了包袱。
她痛痛快快地演完了“虎妞”,得到了一致好評。
也就是這次經歷,讓許晴真正認清了自己的內心,她熱愛表演。
齊世龍的存在,成為許晴人生路上的轉折點。
難以想象,如果許晴當時退學了,會浪費多么優良的天分。
我們熒幕前的觀眾,也失去了一個真正帶來好作品的優秀演員。
出演“虎妞”的經歷,成為許晴這一路走來,最為堅定的動力。
也成為她這一生,忠于內心的選擇。
演藝圈是殘酷的,做新人的時候,不是你去挑選角色,而是“被挑選”。
不知有多少演員,為了資源搶破頭。
就連楊冪都曾表示,想要得到一個自己想要的、喜歡的角色。
在這之前,往往要出演無數個不感興趣的角色。
才能慢慢的被人記住,在演藝圈有自己的地位。
到最后才有權利選擇喜歡的,拒絕不想要的。
但許晴完全沒經歷過那些。
她從出道以來,跟無數知名導演合作過。
多數時候,都是好劇本、好角色主動找到她。
1990年,當許晴的同學們為了合適的劇本,奔波的時候。
許晴已經被陳凱歌盯上了,邀請她出演電影《邊走邊唱》。

這部作品,是許晴第一次公開亮相。

一生,忠于內心
許晴是一個永遠忠于內心的演員。
許晴出道很早,又是一開始就跟名導演合作。
想要大紅大紫,根本不是問題。
但其實大多數劇本都被許晴拒絕了。
關于這件事,許晴在采訪中給出過答案。
她表示我愿意觀眾哪怕就記住我表演的一個角色,但必須是特別美好的。
也就是因為她的這份執著。
所以無論是出演《老炮兒》中的“話匣子”,《建國大業》中的“宋慶齡”。


《邪不壓正》里的“唐鳳儀”,《如夢之夢》中的“顧香蘭”。


都是獨特的、能夠讓人一眼記住、難以忘懷、不可取代的。
她在《老炮兒》中被高曉松評價為“大颯蜜”。
是能被“六爺”托付保險單的女人。
在《建國大業》中演活了一個端莊高貴的女人形象。
在《邪不壓正》中飾演一個“放蕩”女人。
人物內心層次多變。
最開始是男權中心主義,后來演化成了新時代女性自由意識。
在《如夢之夢》中又變成了上海名妓“顧香蘭”。
演活了從名妓、伯爵夫人又到保姆的傳奇經歷。
不僅如此,許晴的永遠忠于內心,還體現在她的愛情觀上。
如今世道物欲橫流。
再也不是那個“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的時代了。
信息時代,愛上一個人,離開一個人,不費吹灰之力。
唯獨少了對愛的虔誠和純粹。
但許晴站在時代浪潮下,敢與整個時代背道而馳。
許晴愛上過很多人。
但每一段感情,都是因為對方不再有人格魅力的時候,她才會選擇離開。
她說:“愛就要完滿,必須一對一,每天都不能少一點,否則便不是愛情了。”
最著名的是,許晴與季羨林的博士生劉波的愛戀。
這兩個人的出身、經歷、性格是完全不同的。
也正是因為不同,才互相吸引。
那時候參加聚會的許晴一身名牌,而劉波則是眼鏡、大褂、布鞋的組合。
如此懸殊的差異,令他們注意到彼此。
了解內心后,許晴愛上了劉波的呆萌與幽默。
但這一切,因為劉波一通電話宣告結束。
以往在許晴眼中的劉波是真實的、純粹的、不矯揉造作的。
但當生意人的劉波,遇到對方提問“是否認識周潤發夫婦”的時候。
選擇了撒謊。這段關系,在許晴心里,宣告死刑。
許晴對愛的純粹,或許是遺傳自她的母親。

許晴母親那個年代的人,往往認為“嫁漢嫁漢,穿衣吃飯”。
只要兩個人之間沒有家暴行為、背叛行為,那都是可以湊合的。
但許晴的母親并不這樣認為,母女倆都是為愛而生。
有一次她媽媽表示“他眼里沒有愛情了”,于是毅然決然的選擇離婚。
這樣的經歷,或許在平常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但恰恰也說明了,許晴母女對愛情的堅定。
她們不是不需要愛情,正好相反,她們心里一直有那個理想人選。
只是那樣的愛情,太純粹。一般人,給不起。
50歲的許晴,其實內心一直是個小女孩。
在她50歲生日的時候,發了一條微博,挺有意思。
她表示:
三十歲的我度過了本該在十五歲青春期時經歷的迷茫和小慌張。
我在四十歲時才體驗到了二十歲時要離開學校踏入社會時的勇氣。
今天我五十了,我的人生多了一份二十五歲的篤定、坦然與擔當。
這條微博有意思的點在于,別人的人生都是做減法。
但偏偏許晴的人生做除法。
外人眼中的許晴,已經是50歲的老阿姨了。
但在她那里,自己只不過剛剛25歲。
這樣的說辭,不免讓人覺得,這小姑娘真是天真可愛。

許晴表示過自己未曾受到過外界傷害。
或許正是如此,才得以在50歲的時候,依舊擁有童真。

50歲,仍是少女
年齡,是許晴身上繞不過去的話題。
“50歲,那么妖,要去誘惑誰?”
“50歲,還不結婚,指不定誰的三。”
“都50歲了,嫁不出去,就知道勾引人”......
這些惡毒的評價,多是出于女人之口。
似乎在我們中國社會。女人到了30歲,還沒有結婚,就是罪大惡極。

這不免讓人疑惑,如果說。
到了30歲的年齡,就一定要結婚生子。
那么到了100歲的時候,是不是就該準備好棺材。
送自己早登極樂世界呢?
大眾對許晴身上的糾結點,恰恰反映了對中國女性的糾結。
對許晴的惡意,也是對整個中國女性集體的惡意。
有個流行詞稱那些過了三十,還沒結婚的女性為“大齡剩女”。
不免讓人好奇,為何中國只有“大齡剩女”。
卻沒有“大齡剩男”呢?“大齡剩女”這個詞,本身就帶有歧視、偏見。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男人對“許晴們”往往是愛不釋手、垂涎欲滴的。
對許晴懷有最惡毒揣測與評價的,往往不是男人。
而是我們女人自身。
今天插在許晴身上的刀子,也插在了堅持做自己的“大齡剩女”身上。

我們生活在多元的社會中,
周圍很多嘈雜的聲音,
有時候會讓你亂了方向。
正如被謾罵的“許晴們”,又做錯了什么呢?
生命的旅途是單一的,由生到死,
但生活的航道,360°皆可航行。
年齡增長,是歲月變遷。
10歲的女孩,天真可愛!
20歲的女生,懵懂青澀!
30歲的女人,韻味知性!
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這個年紀的美。
美的表現形式,不應該是單一的。
年歲增加,世事變遷、溫柔篤定,滲透進血液。
澆灌出充盈的內心,才該是值得欽佩的!
50歲的許晴將自己投身于演藝事業,至今未婚,活的像個孩童。
60歲的許晴是否能找到理想伴侶,回歸家庭,
煲湯煮粥做個賢惠的小妻子呢?
一切都未可知。
生活最大的奇妙之處,便在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都市小酒館,有最深度的八卦和最猛的瓜。專注90、95后職業體驗和最關心的人物特稿,春麗個人微信:chunlion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