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疊紙研發的《戀與制作人》上線,引爆了女性向戀愛養成游戲市場。在這之后,騰訊、網易、米哈游等大廠紛紛入局,在2019-2021年期間推出了《遇見逆水寒》《時空中的繪旅人》《未定事件簿》《光與夜之戀》等游戲。
相比之下,靈犀互娛(以下簡稱靈犀)來晚了太多——去年4月,由靈犀旗下工作室研發的女性向劇情手游《代號鳶》,在九游平臺展開測試。根據玩家評論,這款游戲當時沒有自己的官方社交賬號,在TapTap、B站等主流渠道上也查無信息。

圖源小紅書@吃餅不忘催餅人、
暴走的曉樓
靈犀如此低調地展開游戲測試,不是不能理解——2022年,“四大國乙”等頭部產品已經吃下大部分市場,鮮有新品能夠動搖它們的地位。對于遲到的靈犀來說,在這樣的時間點入局,難度可謂翻倍,產品收益的不確定性也大幅提升。
《代號鳶》究竟能否撬動女性向市場?今年3月30日,靈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這款游戲當日上線中國港澳臺地區、新馬地區,目前已登頂過港服、澳服免費榜,港服暢銷榜目前最高到Top 8,澳服暢銷榜目前最高到Top 7。

《代號鳶》港服,圖源點點數據
雖然國服尚未有確定消息,但它在好游快爆、TapTap上的預約量總計已超過60萬。你或許也和葡萄君一樣,近期頻繁在網上刷到關于這款游戲的討論。可以看出,有不少大陸玩家在期待國服上線。


(以下內容含輕微劇透,介意慎看)
游戲的故事背景及世界觀基于三國歷史改編。玩家扮演的女主角廣陵王,在游戲設定中是情報機構繡衣樓的樓主,聽命于天子。前任廣陵王去世時無男性后代,作為女兒的主角便接下父親衣缽,此后便以女扮男裝形象對外示人。

左:男裝,右:女裝
游戲劇情從董卓之亂開始——董卓意圖廢帝,聽命于漢少帝劉辯的廣陵王及繡衣樓眾人,同樣成了他的眼中釘。玩家將以廣陵王的身份在三國亂世中邂逅不同角色,同時還要為繡衣樓招兵買馬、對抗強敵。
談戀愛的女性向游戲并不少見,但在三國題材中談戀愛,就顯得有些畫風清奇了。畢竟,談到三國相關的游戲,玩家首先想到的可能還是《三國志·戰略版》《三國志·戰棋版》《臥龍:蒼天隕落》《率土之濱》《三國無雙》等血氣方剛的產品。
此外,讓我詫異的是,在《代號鳶》Facebook官方社團,以及巴哈姆特(臺灣電玩資訊論壇)相關版塊中,有大量探討卡組陣容、養卡推薦的帖子。打眼看上去,真有點分不清這是女性向還是數值卡牌游戲的討論版。

實際體驗游戲后,我認為《代號鳶》與大部分女性向游戲一樣,核心吸引點仍在于通過內容(美術、劇情等)來滿足女性玩家情感訴求。但相較之下,它在內容打造上確實更卷,卷到讓女性玩家愿意花心思研究陣容搭配、數值養成,只為了更快推進主線、解鎖更多劇情。
01卷內容:更立體的人設+快節奏劇情
首先就主角人設而言,對比部分同類游戲,《代號鳶》廣陵王女扮男裝的設定本身就略顯獨特。并且,廣陵王身份地位不低,與不少男主平起平坐,個別角色見了她還要禮讓三分。就Facebook官方社團討論來看,這樣強勢的主角形象確實給玩家帶來了不少新鮮感。

圖源Facebook@凌言

圖源Facebook@羅榕
不過,和大部分女性向游戲一樣,玩家還是更熱衷于討論男主。目前游戲中的男主共有五位:劉辯、傅融、袁基、左慈、孫策。除了目前來看可能是原創角色的傅融以外,另外四位在三國歷史中都是較為邊緣的人物,在玩家群體中還未形成刻板印象,這就讓制作組在人設塑造上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從左到右:劉辯、傅融、左慈、
孫策、袁基
在男主形象塑造上,《代號鳶》同樣走了些不常見的路子。首先,關于男主與主角之間的曖昧,游戲都給出了較為合理的解釋,“素不相識但一見傾心”的情況較少。比如漢少帝劉辯,游戲設定中他是同主角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所以知曉主角的女兒身實情。這樣的背景下,劉辯對主角抱有好感,看起來就合理了許多。
即使有一見鐘情的情況,游戲也補充了一些緣由,讓劇情邏輯看起來更順暢。比如孫策剛見到主角就表現出愛慕之情,一方面是因為主角的顏值,但另一方面,兩人見面時主角在假扮大喬,而孫家上下認為大喬和孫策命相相配,都在拼命撮合。這種情況下,孫策的行為就不難理解了。
此外,《代號鳶》男主與主角對話內容并不全是談情說愛——他們有各自的生活、事業。這讓他們的形象更加鮮活、真實。

守財奴傅融
這其實是大部分女性向游戲在主線劇情中都能做到的——只要讓主角與男主多接觸、多聊天,制作組就能在人物對話中找到完善人設的機會。但《代號鳶》有一個特殊點:劇情節奏非常快。比如,從玩家首次接觸劉辯到劉辯死亡,這個過程只用了兩章。
如何在較短的劇情章節內讓角色形象飽滿起來?這對文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話不能拖沓,但要在只言片語中充分表現角色的性格特點。
就拿漢少帝劉辯來說,他是玩家遇到的首位男主。初次見面,他就擺出一副風流的姿態,對著主角念叨:“一天、一個時辰、一刻,我都等不及,想要你陪在我身邊……”就在玩家以為劉辯只是個玩世不恭的天子時,他又在關鍵時刻拿出威嚴、逼退了意圖搜捕主角的李傕。對比之下,先前的浪蕩仿佛只是偽裝。

趕走李傕后,天子又卸下威嚴,向主角講述自己內心的軟弱——他也有害怕的事物。

再后來,他就自己先前的風流用語道歉,并給出了解釋。

兩章內,劉辯展現出了多種性格特征:風流、威嚴、膽小、理性。他的人設就像洋蔥一樣,層層相疊,而且每一層都不可或缺。就在玩家終于能與他共情時,這個也會膽小的風流天子,為了換來主角的生命安全,喝下了董卓送的毒酒。在緊湊的鋪墊之后,游戲迅速進入了第一個劇情高潮——劉辯之死。

文案在對白中早已埋下伏筆
除了文字信息密度極高,《代號鳶》的美術表現也讓角色給玩家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比如,劉辯死亡時的動畫,就讓劇情氛圍更顯沉痛,飛蛾撲火的畫面也對應了劉辯知死赴死的決心。

在這方面,《代號鳶》的Live2D技術美術獲得了不少玩家好評——它并不僅僅只是讓角色做些機械的肢體擺動,而是賦予了他們許多微表情,小動作。

聳肩+翻白眼
這也讓游戲得以通過Live2D來補充表達角色情緒——這些細節設計與他們的性格特征相對應,讓人設更加飽滿。
拿劉辯來說,他在主線對話中有幾次拿出刀扇遮掩面部。一次是講述自己向往沒當天子時的生活,用刀扇遮面仿佛可以讓他短暫脫去天子身份,講述內心對普通生活的追求;另一次,是在李傕搜捕時,劉辯謊稱自己殿內沒有藏匿主角,這次遮面剛好和他隱藏實情的狀況相對應。

另外,劉辯喜歡飲酒。一方面,這與他輕浮的表面性格相符;另一方面,飲酒似乎也在暗示他明白現實、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態。

其他男主身上也有不少類似意味深長的小動作設計。比如左慈談到前任繡衣樓樓主敗亡時,用手接住一只蝴蝶端詳起來。大部分種類的蝴蝶壽命都較短,這個小動作似乎在暗示,左慈雖然嘴上說得平淡,但實際上心中對前任樓主的死亡感到遺憾和惋惜。

《代號鳶》的部分系統也會隨劇情變化,增強游玩沉浸感和代入感——劉辯死后,在玩家用來與幾位男主互動的“相見”系統中,劉辯的展示頁只剩下了空空的殿堂;劉辯的心紙君(與主角進行短信交流的傳信使)也一臉死相倒在長了蛛網的佳釀宮內,并且無法與玩家進行互動。就算玩家是為了和其他男主互動而打開這兩個系統,多多少少還是會在瀏覽過程中滑到劉辯的界面,然后被系統再次提醒——主角的青梅竹馬死了。

此外,劉辯死后,主角及下屬為了躲避董卓追殺,逃回了老家廣陵。而繡衣樓先前在各地設立的據點,均被董卓及其黨羽燒毀,需要重建才能使用。據點系統是前期玩家用來獲取角色養成材料的重要途徑,系統在此時的變化,對于游戲內的廣陵王、游戲外的玩家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打擊。

據點
與男主相關的主線、支線,還只是《代號鳶》內容的一部分。在“四大國乙”等許多女性向產品中,玩家抽卡獲取的是男主卡面。受限于男主人設,這些產品不能在卡面上寫一些與原設定相悖的內容。但《代號鳶》抽取的是和男主無關的繡衣樓密探、廣陵王的下屬,這就讓游戲在劇情、人設上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代號鳶》玩家能嗑的,不僅是主角和男主的互動,還能嗑密探之間的cp。比如,就背景故事來看,游戲中的文丑、顏良應該是一對。

這種嗑其他cp的內容,已經脫離了乙女范圍。這讓它可以吸收更多女性向玩家,而不是局限于乙女玩家。

圖源Facebook@臧醉
你可能會懷疑,玩家怎么會有心思去查閱密探的故事?畢竟,相較于男主的Live2D動畫表演,密探大量的純文字故事看起來并沒有直觀吸引力。《代號鳶》可能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游戲中做了不少刻意的引導。
最明顯的一點是,戰斗過程中,密探之間偶爾會觸發特殊互動。比如,文丑被敵方攻擊時,顏良會有一定概率幫他擋下攻擊,同時大喊:“不要傷他!”

不了解密探故事的玩家,看到這樣一幕,多少會被勾起些好奇心,因為這并沒有寫在密探的技能說明里。玩家想知道為什么,就得去查閱密探名冊。
此外,玩家在抽卡獲得密探時,并不會解鎖與該密探相關的所有故事、語音,這樣游戲就可以通過獎勵提示來引導玩家——玩家在鳶報處點開獎勵時,游戲會展示一次密探傳聞,而后密探名冊處還會顯示獎勵紅點,玩家在名冊中再次點開傳聞,紅點才會徹底消失。這種二次查閱的設計,讓玩家在領取獎勵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會瞥到密探內容。

就目前Facebook官方社團的討論來看,這些引導應該是有效的——網上已經有不少文丑、顏良的同人作品。

圖源Facebook@Cyano RA、
Zheng Cai Wei
不過,密探之間終究算是其他人的故事。為了推進與男主相關的主線、解鎖支線,玩家更多精力還是集中在推主線、打副本上。而《代號鳶》的游戲難度,成了廣陵王與男主相見的最大阻礙。
02 差異化:比同類更硬核的游戲機制
目前大部分女性向游戲機制都比較簡單。比如,玩家在《未定事件簿》的戰斗中只需要考慮屬性相克+數值養成。《光與夜之戀》則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較為簡單的音游玩法。
這樣的設計無可厚非——沒有硬核游戲經驗的女玩家也可以入坑。但《代號鳶》沒這么做,這讓它的游戲機制看起來比其他女性向游戲復雜許多。
首先,除了屬性克制以外,《代號鳶》的密探還有職業區分。

密探的技能說明則分為普攻、技能(玩家主動施放)、隊長技能(設為隊長時生效)、天賦(被動)。

在養成方面,玩家可使用不同材料提升密探的等級、修為(增加生命和攻擊)、化極(升星,增加生命和攻擊)。玩家通過觀星獲取的星石可裝備在密探命盤上,增強指定屬性。除基礎屬性外,密探的技能、命盤星石槽會隨其等級、星級、信賴值(向密探送禮)一起提升或解鎖。

游戲的回合制戰斗與《天命之子》《新世界狂歡》類似,具有一定操作性和策略性。玩家可以左右切換要攻擊的目標,點擊密探卡面釋放普攻;卡面左上角的技能點滿了后,向上拖動卡面釋放主動技能;向下拖動卡面,密探則進入防御姿態。
游戲也有自動攻擊模式,但并不智能——不會用防御;密探技能好了就直接放;不會切換攻擊目標。在數值無法碾壓敵人,或是在對戰精英敵人的情況下,玩家還是需要手動過關。

游戲中的敵人也有自己的技能,比如嘲諷、回血等。精英敵人則有更強的技能,比如狂暴、召喚等。
最后,玩家在搭配陣容時還需留心密探的特殊觸發,比如前文提到的顏良援護文丑。這些特殊觸發不一定都是良性的,比如郭解會臨陣脫逃。這位金卡(稀有度最高)的龍盾密探在場當隊長時,能夠為隊員提供生命上限30%的護盾。如果運氣不好,她的離場可能會間接導致戰敗。

與市面上大部分卡牌養成戰斗游戲相比,《代號鳶》這套戰斗機制、養成系統談不上新鮮,復雜度也稱不上高。但是和女性向品類做橫向對比,這樣的游戲玩法已經非常硬核了——除了屬性克制,玩家還要考慮職業搭配、技能組合、防御時機,要針對敵人的技能找解法,還要警惕郭解跑路。
圖源Facebook@Tzu Yu Yen
此外,《代號鳶》日常副本、福利給予的材料量,對比密探養成所需要的量來說比較有限。而當密探等級與敵人同級時,你可以明顯感到對戰上的吃力,如果陣容搭配得不好,甚至可能連同級敵人也打不過。
卡關設計在手游中其實非常正常,但由于《代號鳶》劇情節奏快,卡關節點也同樣來得快。很多玩家還沒玩多久就反復卡關,于是紛紛在社交平臺上表達對游戲難度的憤怒和不解。
這樣的負面情緒在4月9日達到了巔峰——當日,《代號鳶》Facebook官方發公告表示,已經收到了玩家提出的諸多建議,將在同日更新中為常規副本蘭臺增加獎勵掉落保底機制。在這條公告的評論下,可以看出玩家對這個改動并不滿意。

《代號鳶》緊接著在4月10日再次更新,這次,游戲下調了活動地宮的難度。4月12日,游戲研發團隊在Facebook上發出致玩家的一封信,就近期發生的問題向玩家致歉。根據他們在信中的說法,《代號鳶》目前的情況確實有些尷尬——團隊人員有限,制作保質保量的新內容需要長時間準備;但現有章節確實太少,玩家在劇情牽引下很快就會推到卡關節點。

《代號鳶》Facebook
4月12日發文節選
雖然官方團隊暗示了“希望玩家打慢一點”的意思,但玩家似乎并不領情,仍在吐槽游戲難度。
03 女性向重點:仍是滿足玩家情感訴求
在我看來,這倒也不完全是壞事。至少,玩家焦急的心態從側面說明《代號鳶》在內容上確實做得不錯。這對《代號鳶》來說更像一把雙刃劍。
而《代號鳶》對比同類更硬核的游戲機制,目前來看玩家是可以接受的。玩家的槽點主要在于游戲逼肝逼氪,對于對戰機制則沒有太多指責。甚至有不少玩家在陣容搭配中還找到了樂趣,做了相關的梗圖。這樣的結果或許也說明,女性玩家能接受的游戲機制復雜度,比我們想象的要更高。

上:5位男主,下:5位密探,圖源Facebook@雲清
從這方面來說,《代號鳶》完成了一項非常罕見的成就:將女性向玩家帶入「數值深坑」。請別誤會,這并不是一個貶義的「坑」——它確實讓不少玩家在組卡、養卡的過程中找到了樂趣。
但歸根結底,《代號鳶》吸引玩家的核心亮點仍是內容。為了獲取更多內容,玩家愿意去嘗試適應更復雜的游戲機制。但當對戰解鎖的內容量變得越來越有限時,部分玩家還是會失去繼續游玩的興趣。

圖源Facebook@Mila Lee
通過《代號鳶》的討論熱度、玩家反饋可以看出,女性玩家對于游戲的喜好點沒有改變:仍是滿足情感訴求。而在目前頭部產品占據大部分女性向市場的情況下,像《代號鳶》這樣的新品,只要能打磨出區別于同類的優質內容,就仍可獲得市場關注。這也再一次打破了我們對“紅海品類”的刻板印象——在那些看似飽和的市場中,到底還有多少需求沒有被滿足?恐怕誰也不能妄下定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