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禎

氣瘋了!
2023年了,竟然還有“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的荒唐事!
“三號線有個美女,搞露出,把衣服脫了”
隨之而來的,還有兩張不雅的裸照。
聊天內容(滑動閱讀)



(為了保護大家的眼睛,已經進行打碼處理了)
地鐵、美女、露出、金主……
憑著幾個香艷的關鍵詞,“廣州地鐵三號線裸照”在社交平臺上瘋傳。
但所謂的香艷裸照,只是AI一鍵脫衣生成的假照。
壓根沒有金主,也沒有什么主人的任務。
猥瑣的造謠犯肆意P圖,聳人聽聞的謠言便順著網絡四散,跑得比癌細胞還快。

圖:照片本來的樣子,發布于2022年7月|圖源小紅書@zhizhi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在真相被發現之前,戲劇化的黃謠,已經順著網絡跑遍了全國。

受夠了!
這種無底線的造謠,到底還要傷害多少人?

你以為,只要不穿背心就不會被造謠嗎?
還記得那個尸骨未寒的 粉發女孩鄭靈華 嗎?
她做什么了呢?
不過是染了一頭漂亮的粉色頭發,把自己的碩士錄取通知書給最疼愛自己的爺爺看。
在評論里,就出現了各種不堪入目的謠言:
“夜店舞女也有碩士文憑?”
“一個陪酒的,怎么為人師表!”
“你老伴兒可以瞑目了”……


尖銳的謠言,惡毒的謾罵,毀滅了一個女孩青春正好的人生。
鄭靈華,最終在2023年選擇了自殺。
但是,在她死后,卻還有人窮追不舍,往她的尸骨上大吐口水:
“早就該死了,沒有抗壓能力,好死香檳。”

染粉發,就是標新立異,就是被造謠的理由嗎?
不!是無底線的謠言,摧毀了鮮活美麗的玫瑰。

你以為,只要不染頭發就不會被造謠嗎?
還記得 “我突然被54萬人看了裸照” 事件嗎?
她做了什么呢?不過是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照分享到朋友圈。
然后,一位高中同學就開始編造下流的謠言。
她的微信便不斷受到騷擾,她成了別人口中的娼妓,“母狗”,成了腳踏兩條船的浪蕩女。

分享生活,有錯嗎?
錯的那些在陰溝里的造謠者!
他們偷竊了別人光鮮亮麗的生活照,然后肆意扭曲意淫,躲在屏幕背后,享受別人身敗名裂的痛苦。

你以為,只要不穿短裙就不會被造謠嗎?
還記得那個 拿快遞的杭州谷女士 嗎?
她僅僅是在快遞站多站了幾分鐘!
一張偷拍的照片,一段含糊的視頻,幾句編造的聊天記錄。
一個“不甘寂寞,風騷浪蕩的偷情少婦”就此生成。

謠言插著翅膀傳播,無辜的谷女士,卻因此承受無數人的騷擾,丟了工作,患上了抑郁癥,利刃一樣的謠言,讓她夜不能寐足足幾百天。
而造謠者在被抓捕后,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
“我太傻了,不懂法,以為就是開個玩笑,耍耍群里的人,吹吹牛皮而已。”
太離譜了!
一句輕描淡寫的“以為開個玩笑”,足以毀掉一個人!

你以為,只要實力強大就不會被造謠嗎?
“家電女王”,福布斯中國2023年商界女性第二位,格力電器董事長——68歲的董明珠,也沒逃過被造謠的命運。
言之鑿鑿的謠言,聲稱董明珠和格力副總裁王自如在一起了,還大談“霸道女總裁追愛小奶狗”的細節。

爆料帖子的評論區,頓時掀起一場揣測的狂歡。
有人大肆地陰陽怪氣:
“女強人嘛,肯定有事兒。”
有人陰惻惻地冒犯,暗指董明珠單身多年,到底還是要靠男人治療寂寞,一派“老牛吃嫩草”的架勢。

好好的董明珠,就這樣被拉進了陰溝,承受了好一段時間的非議。
董明珠不過是和下屬拍了合照,她做錯了什么?
錯的是那些有變態窺私欲的造謠者!
正如董明珠本人怒斥的一樣,這些造謠者:
“低級!下流!無聊!”


你以為,只要不是女性就不會被造謠嗎?
還記得前段時間,一篇《當我們作為“母狗”出現在朋友圈》的文章熱議不斷。
容貌姣好的名牌大學女生,被造謠成可任意凌辱的“母狗”。
而同院系的一名男生,則被造謠成“國金老哥”。

圖:謠言傳播圖
在造謠者的嘴里,這位“國金老哥”玩弄女性,偷拍裸照,傳播女性私密信息……
在黃謠里社死的,不僅有女性,也有男性。
在謠言里受害的,不僅有女性,也有男性!
當臟水潑上來的時候,不管你是穿長袖還是背心,不管你是強者還是弱質,不管你是女性還是男性,你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
不要沉默,因為我們無法獨善其身。

那我們還需要一遍遍地自證嗎?
找出蛛絲馬跡,來為一件自己根本沒有做過的事情剖白。
這很困難。
面對謠言的詆毀,演員張靜初也陷入了不知所措的情緒之中,她不停地自問:
“你該怎樣去證明一件你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呢?”

越是去自證,越是要去滾賽博釘板,反而會引來更多的注意力。
越要解釋,那些污名反而和自己更加緊密地黏在一起。
所謂自證,不過是殺敵三千,自損一萬。
那我們還需要一遍遍地自省嗎?
是我們穿了背心嗎?是我們穿了短裙嗎?
是我們生而為女嗎?是我們過于軟弱嗎?
都不是的。
錯的是那些造謠、造孽,披著人皮的禽獸!
錯的是那些企圖把天鵝拽入沼澤,把玫瑰踩入污泥的人渣!
錯的是不肯承認別人優秀,只好扭曲事實取滿足自己自卑心的惡魔!
我們不必自證,不必自省,但我們更不能退讓!
面對謠言,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那個在地鐵上被傳裸照的女孩,因染粉發被罵的鄭靈華,因合照而被造謠的董明珠,杭州快遞站的谷女士,還有那群遭受污蔑的名牌大學生,他們都收集證據報警了。

報應會來嗎?
會!
造謠者,有的被罰款了,有的被退學了,有的被拘留了。

所以,維權比自證更有用。
所以,發聲比逃避更有用。

如果說,謠言骯臟可畏,那勇氣便剛強無敵。
面對謠言,我們不應是沉默的旁觀者,我們應該是勇敢的監督者。
當謠言塵囂直上,我們更應該站在受害的一方,對造謠者發出譴責和質問:
“你怎么能做這樣的事情!”

圖:面對謠言的正確態度
無論是誰,活在這個社會中,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一次發聲,可能聲量很微小。
一次發聲,可能改變不了什么。
但每一次發聲,都是我們在為自己想要的世界進行投票。
面對謠言,任何一次退讓,都是助紂為虐;任何一次譴責,都是痛擊惡人。

|參考資料:
·《張靜初:當一名女性直面黃謠》,騰訊新聞
·《"少婦出軌快遞員",最無恥網絡造謠案!造謠一時爽,后果不敢想!》,腦洞烏托邦
·《一件“小案”緣何得到“特殊”關注?取快遞女子被造謠出軌案詳情披露》,上觀新聞
· 圖源自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系

▽
▼
本文為國館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徐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