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正在經歷身體發育關鍵期,與此同時,青春期也緊隨其后。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學生上了初中之后性格大變,從以前的“小粘糕”變成對父母避之不及,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而且這還是個持久戰,讓家長倍感頭疼。

其實家長大可不必擔心,這是每個學生必經的成長過程,學生從對父母的依賴到獨立,就是從初中階段開始的,而這一時期,也是學生長身體的關鍵時期。
前不久,初中生的“身高表”出爐,男生和女生分門別類,家里有正在讀初中的,或者明年升初中的,建議收藏起來。

初中生“身高表”出爐,男女生身高標準不同,你家學生達標沒?
初中正是長個子的好時期,很多學生都是在這一階段猛長個的,等上了高中學生長個的速度就會明顯減緩,尤其是女生,到了高中基本就定性了。
★初中女生標準身高
女生的發育要比男生早很多,這也是很多女生在初一的時候個子普遍比男生高的原因,在12歲的時候,女生的標準身高在152.4cm,如果低于145.9cm的話,就屬于矮小了;
等到了15歲,也正是讀初三的年紀,這時候女生的標準身高要達到159.8cm,之后女生標準身高的增長速度也漸漸放緩。

★初中男生標準身高
而男生和女生的標準身高在不同的年紀也有很大的不同,12歲的男生標準身高要比12歲的女生矮一些,達到151.9cm就算是標準身高了;
如果學生這時候的身高在140cm上下,家長就會注意,學生的身高偏矮小了,要適當的給學生補充營養了。

到了15歲的時候,初三男生的標準身高要達到169.8cm,而我們也能看出,男生的身高在上高中之后也呈現暴風式上漲,有的男學生甚至到了18歲還在長個子。
以上就是初中生的“身高表”,不知道你家的學生是否達標了呢,如果沒有達標,家長也要及時的想辦法,雖然身高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較大,不過后天干預也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青春期,學生和家長矛盾頻發
青春期也是身體發育的信號,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找到和學生溝通的正確方法,面對學生的叛逆不能一味的批評教育,過猶不及,如果不能掌握好分寸的話,就會適得其反。
學生處于青春期,家長也不會很輕松,再加上現在的家長基本都是雙職工,忙碌了一天,下班后發現學生沒有認真做作業,火氣頓時就上來了,然后雙方便吵得不可開交。

家長說“我辛辛苦苦還不都是為了你”,學生說“不要把你沒有完成的事讓我替你完成,沒人讓你這么辛苦”......
家長無疑是愛學生的,為了讓學生未來發展的更順利一些,不遺余力的在教育上給學生投入,不過如果家長每次都以一種抱怨的口吻去和學生較真兒,學生非但不會理解家長,反而對父母產生厭惡心理。
尤其是在青春期階段,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和學生溝通的方式方法。

學生經歷青春期,家長怎么做才合適?
嘗試了解學生
每個學生都會經歷青春期,家長不能會回避,只能去面對,適當的方法不僅能讓學生和家長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也能夠幫助學生輕松的度過青春期這道難關。
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心理特征是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家長要嘗試著“重新了解”自己的學生,積極的去發現學生暴躁、煩惱、叛逆的根源,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
青春期的學生敏感脆弱,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一個不善的眼神就黯然神傷,如果不能及時的“走出陰霾”,學生就會變得自卑,把自己封鎖起來,不愿意再和別人交流。
作為家長,這時候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多多夸贊學生,給學生增加信心,父母的認同對學生來說很重要,有了父母的鼓勵和支持,學生對自我的審視就會變得積極起來。

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
尊重不只是大人的,學生也需要得到足夠的尊重,尤其是對于正值青春期的學生來說,如果沒能得到家長的尊重,學生就會越發的叛逆,任何事都要和家長反著來。
尊重從來都是相互的,家長要適時的放低姿態,站在平等的角度和學生去溝通,這樣你也能贏得學生的尊重,親子關系也變得更加和諧。

話題討論:你的青春期是怎樣度過的?有過離家出走的想法嗎?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