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農村小伙廖銳杰到烏克蘭工作期間,認識了當地女孩卡佳。2016年,廖銳杰娶了卡佳。婚后,兩人定居在了烏克蘭。卡佳也為廖銳杰先后生育了一個混血兒子和一個混血女兒。如今距離他們結婚已經過去6年了,他們的婚姻還幸福嗎?本期最人物紀就帶大家走近廖銳杰的跨國婚姻。

廖銳杰一家四口
福建莆田農村小伙
1995年3月9日,廖銳杰出生于福建莆田忠門鎮下轄的一個農村家庭里。早年,父母就做起了木材生意,兩個人在大連開了一家木材加工工廠。廖銳杰兄弟姐妹三人,他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
12歲時,廖銳杰和哥哥姐姐坐長途大巴到大連和父母團聚。

小時候的廖銳杰
在大連,廖銳杰讀完了初中。當時他學習成績一般,又受到了莆田傳統的商業思維影響,當時廖銳杰覺得讀書有什么用,將來還不是要給別人打工,還不如早早出來做生意。
就這樣,初中畢業后,廖銳杰就輟學了。在父親的安排下,他進入了父親朋友的木材廠,在這里,還未成年且文化水平不高的廖銳杰干起了最基礎的搬運工工作。干了一年半后,廖銳杰就吃盡了苦頭。
之后父親又安排他到一家建材廠里打工,在這里,廖銳杰還是從搬運工干起了,半年后,他吃苦耐勞的性格得到了老板的賞識,然后就做起了售貨員。工作雖然輕松了,但是廖銳杰卻始終看不到前途。
遠赴烏克蘭闖蕩
2015年年初,父親和朋友要到烏克蘭開辦一家木材廠,當時缺一些信得過的管理人員。此時父親就打算讓兒子廖銳杰出去闖一闖。

烏克蘭木材廠
因為從小到大,父親對于子女們的教育都是希望他們能夠獨立,自己出去闖一番事業。有了這個機會,父親當然希望廖銳杰能夠把握住。
當父親將這個消息告訴廖銳杰后,廖銳杰很開心。他才20歲,他也想出國,看看外面的世界。

廖銳杰和卡佳
2015年3月,廖銳杰乘坐飛機來到了烏克蘭中部城市烏曼。在這里,父親和朋友收購了一家木材廠。也是在這里,廖銳杰遇到了一生摯愛卡佳。
卡佳,1996年2月15日出生于烏曼。父親是這家木材廠(廖銳杰父親和朋友收購的木材廠)的采購負責人,母親則是這家木材廠的廠長,姑父則是這家木材廠的老板。卡佳是家中的獨生女,深受父母的疼愛。

小時候的卡佳
2014年,卡佳考入了基輔某大學,就讀于會計專業,認識廖銳杰時,她還是一個在校大學生。
當時雖然是中國老板收購了這家木材廠,但是卡佳的父母卻依然還在木材廠里工作。廖銳杰來到這里后,也擔任著管理的工作,負責原木入庫,分配上貨等工作,每個月的工資能拿到7000多元。
工作中,廖銳杰經常會和卡佳的父母接觸,作為同事,彼此之間都相互了解。在卡佳母親眼里,廖銳杰是一個務實誠懇的小伙。在得知廖銳杰還未結婚時,卡佳的母親就想著要不將女兒卡佳介紹給廖銳杰。

卡佳
2015年6月的一個周末,卡佳放假回到了家中。那天母親特意帶著卡佳來到木材廠里玩,廖銳杰在工作中第一次見到了卡佳。當時廖銳杰心想:“這個女孩是哪里來的,難道木材廠里還有這么漂亮的小姑娘”。
之后,在翻譯的介紹下,廖銳杰上前和卡佳打了招呼,并詢問了卡佳的手機號。在卡佳眼里,她覺得廖銳杰很靦腆,而且她之前都沒有見過中國人,她對于眼前這個陌生的中國人很感興趣,所以她將自己的手機號給了廖銳杰。

卡佳
幾天后的一個晚上,廖銳杰鼓起勇氣主動給卡佳打去了電話,但是一時之間,廖銳杰居然不知道該說什么,畢竟他會的烏克蘭語也就幾乎,尷尬的通話只有兩分鐘,也才說了幾句話。
再后來,卡佳每個周末都從基輔回到烏曼,她就是為了多和廖銳杰見面。而且,卡佳還偷偷學起了中文。
在頻繁的見面過程中,兩個年輕人的心也越走越近。

廖銳杰在辦公室里認真工作
2015年9月的一天,卡佳又來到廖銳杰的辦公室玩了,此時廖銳杰居然用烏克蘭語說了一句“Я люблю тебе”,也就是我愛你的意思。
卡佳聽到后很懵,然后說道:“我去找我媽媽了”。就跑出了辦公室。其實卡佳內心無比欣喜,她找到了媽媽,并且將廖銳杰表白的事情告訴給了媽媽,媽媽也同意兩個人在一起。

剛在一起的卡佳和廖銳杰
一周后,當卡佳再次見到廖銳杰時,兩個人就在一起了。
和卡佳結婚
2015年冬天的,當時烏克蘭的冬天非常寒冷,很多中國工人都回到了國內。工廠里只有廖銳杰一個中國人。卡佳和母親看廖銳杰一個人待在工廠十分可憐,便要求廖銳杰到家里住。
就這樣,廖銳杰住到了卡佳的家里。起初,廖銳杰是一個人住著,一段時間后,卡佳就搬到了廖銳杰住的房子里,兩個人同居了。雖然卡佳的父親還有抱怨,但也是默許了。

廖銳杰和丈母娘合照
同居后不久,廖銳杰便找到卡佳的父母,告訴他們,自己要娶卡佳,還要帶著卡佳到中國見父母,并且說,將來卡佳肯定要和他定居在中國,孩子也要加入中國國籍。卡佳的父母只有這一個孩子,他們當然舍不得,但是他們還是愿意聽從卡佳的意思,所以他們并沒有阻止。

卡佳和廖銳杰在天安門
2015年年底,廖銳杰帶著卡佳乘坐飛機來到了北京,在北京,兩個人一起到故宮旅游。第一次見到故宮,卡佳覺得建筑非常壯觀,她也喜歡上了中國的歷史。除此之外,廖銳杰還帶著卡佳吃了冰糖葫蘆,卡佳覺得這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食物了。

卡佳和廖銳杰在天安門廣場
在卡佳眼里,冰糖葫蘆就是幾個小蘋果串在一起,所以卡佳也給廖銳杰起了一個“小蘋果”的外號。
之后,廖銳杰又帶著卡佳回到了大連,在大連的工廠里,卡佳第一次見到廖銳杰的父母。當時,父親沒有說話,母親的眼神有些怪異,讓卡佳極為不適,還以為廖銳杰的父母不喜歡自己,覺得自己白來了。

卡佳和婆婆
而父母對待這個洋媳婦也持有懷疑態度,害怕卡佳將來不能吃苦。為了考驗卡佳,母親特意將卡佳安排在工廠的員工宿舍里,環境很不好,并且上廁所的時候,還要去公廁。即使這樣,卡佳并沒有打退堂鼓,只要有廖銳杰陪著,她就不會覺得苦。
過完春節后,廖銳杰又帶著卡佳回到了烏克蘭,兩個人也開始籌備起了婚禮。

廖銳杰和卡佳結婚照
2016年5月21日,廖銳杰和卡佳在烏克蘭當地城市烏曼舉行了婚禮。廖銳杰的父母也特意從大連飛到了烏克蘭,參加了兒子的婚禮。婚禮儀式上,卡佳許諾:無論貧窮富裕,生老病死,我都會陪伴在廖銳杰的身邊。

婚禮當天
而事實上,當時的卡佳已經懷孕了,為了安心養胎,卡佳就辦理了休學手續。在烏克蘭,如果大學生懷孕了,可以申請休學。到了規定的畢業日期,只要去學校領畢業證就行了,所以之后卡佳就沒有去學校上課了。
卡佳先后生育兩個混血寶寶

廖浩景
2016年10月1日,卡佳為廖銳杰生育了一個混血兒子,廖銳杰給他取名廖浩景,并且之后還加入了中國國籍。當時卡佳即將臨盆時,廖銳杰的母親就打算來到烏克蘭伺候卡佳坐月子,但這個想法遭到了卡佳和卡佳母親的拒絕,因為在烏克蘭她們女人生孩子是不用坐月子的。
所以卡佳生完孩子后,廖銳杰和卡佳母親都正常上班,家里就留著卡佳一個人照顧孩子。
2018年6月,卡佳大學畢業,她按時到學校領了畢業證,也算擁有了會計學學士學位。

卡佳和女兒
而僅僅一個月后,卡佳又為廖銳杰生育了一個混血女兒,廖銳杰給她取名廖嘉馨,當然這個小女孩也加入了中國國籍,同樣卡佳一個人照顧,不過這一次,當母親和廖銳杰上班時,卡佳需要同時照顧兩個孩子,可把卡佳累壞了。
到了晚上,廖銳杰負責哄兒子睡覺,而卡佳則負責哄女兒睡覺。

廖銳杰一家四口在烏克蘭
就這樣,一家四口在烏克蘭生活得非常幸福。廖銳杰工作也很賣力,但是他的工資一直就是7000多元。可能有人會擔心廖銳杰養不起孩子,但其實廖銳杰的孩子都沒有吃過奶粉,都是母乳喂養,平時的開支也就只有尿不濕,所以在烏克蘭,他們一家人的生活成本真的不高。

廖銳杰一家四口
眼看著孩子越來越大,到了上學的時候了,廖銳杰就不得不考慮搬回到中國定居。
回到中國定居
2020年年底,廖銳杰和卡佳收拾好了行李并且還帶著兩個孩子和卡佳的父母,一起從烏克蘭飛到了上海。到了上海后,他們又乘坐高鐵回到了莆田。

卡佳父母在中國合照
在高鐵上,卡佳的父母感覺到很神奇,以前只是在網上聽過中國高鐵。體驗了后,他們才覺得中國高鐵不僅速度快,而且非常穩。一路上,他們沒有休息,而是不斷地透過窗子看外面的景色。
在他們看來,中國發展非常好,景色也好,自己的女兒嫁到中國是正確的。
回到莆田老家后,廖銳杰家雖然在農村,但是也是一棟大別墅,裝修非常氣派。卡佳父母感受到了福建莆田人的壕氣。

卡佳的父母在廖銳杰的家中
當時,廖銳杰本來打算帶著老丈人和丈母娘四處旅游一番,但是疫情卻突然來了。無奈之下,卡佳的父母只好在家里躺平了一個月。這期間,廖銳杰的父母總是不斷地舉行宴會,讓卡佳的父母充分感受到中國家庭的氣氛。

卡佳和婆婆照顧寶寶
2020年3月,卡佳的父母又乘坐飛機飛回到了烏克蘭,臨別前,卡佳哭了很久,她不知道自己啥時候才能再見到父母,離別的場景讓廖銳杰極為心痛。但這就是他和卡佳大半輩子都要面臨的一件事。
定居在中國后,卡佳就和婆婆一起照顧兩個混血寶寶,廖銳杰則在家附近做起了小生意,投資開了一家快餐店,但因為疫情的反復,這家快餐店入不敷出,沒過幾個月就關門歇業了。廖銳杰不僅沒賺錢還賠了三萬多元。

松木
2021年4月的一天,一個親戚跑來找到廖銳杰,希望能和廖銳杰合作做木材生意。因為廖銳杰在烏克蘭多年,也做了很多年木材,對烏克蘭市場熟悉,他們就希望廖銳杰能在烏克蘭發一些松木,然后運回到中國販賣。
當時廖銳杰也沒事干,一看這個生意自己又擅長,所以他就下定決定要到烏克蘭繼續創業。
歷經俄烏戰爭
2021年5月,廖銳杰將兩個混血寶寶留在中國,讓自己的母親照看,他則帶著卡佳飛回到了烏克蘭。到達烏克蘭后,廖銳杰和卡佳先住在丈母娘家里。然后他花5萬元買了一輛二手豐田卡羅拉。

廖銳杰母親和兩個混血孫子
之后的日子里,卡佳就開著車帶著廖銳杰四處找工廠合作。大半年的時間里,廖銳杰總共發了三批貨,經過統計,他自己也沒賺多少錢。不過生意剛開始,廖銳杰還是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可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俄烏戰爭
俄烏戰爭爆發后,烏克蘭的港口都封閉了,廖銳杰一看局勢不對,馬上開始清理手頭上的工作,然后安安穩穩地躲在丈母娘家里避難。那些天里,廖銳杰和卡佳總是能聽到防空警報,一天有十幾個小時都是在地窖里度過的。
遠在中國的母親也十分擔心兒子兒媳的安全,每次打電話都會哭。
還好廖銳杰是一個中國人,他在接到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的電話后,便迅速離開了烏克蘭,他帶著卡佳來到了波蘭。

戰爭期間 廖銳杰的中國護照用處頗大
在波蘭,廖銳杰和卡佳還在難民營待了一下午,并且在難民營吃了晚飯。之后廖銳杰和卡佳又找了一處住的地方。安頓下來后,廖銳杰又聯系到了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然后報名填寫了回國的意愿。
如今怎么樣了?
2022年3月14日下午,廖銳杰和卡佳坐上了從華沙飛往杭州的飛機。這趟飛機是祖國特意派的專機。看著還在波蘭焦急等待的其他國家的居民,廖銳杰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也為自己身為一名中國人而自豪。

一家四口團聚
回到中國后,廖銳杰和卡佳經歷了21天的隔離,之后,他們終于回到了莆田老家,見到了父母和兩個混血寶寶,那一刻,卡佳都哭了,這一次相逢實在太難了。而廖銳杰也覺得人生無常,這一切就像是一場電影,太刺激了。

廖銳杰和卡佳的賬號
回到國內后,廖銳杰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所以他就和卡佳全職做起了自媒體,每天在網上分享他和卡佳的跨國婚姻。
如今,廖銳杰和卡佳也分別才27歲和26歲,但是他們的大兒子已經6歲了,并且在幼兒園里 上起了大班,小女兒也已經4歲了,在幼兒園里上起了小班。

廖銳杰一家四口近照
他們一家人的生活相當幸福,也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他們的優秀作品,當然也希望他們的婚姻能夠長長久久,永遠幸福下去。
感謝@烏克蘭媳婦卡佳和銳杰的分享,希望你們能夠在中國生活的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