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這部電影,清明檔成為一匹票房黑馬,上映6天,票房突破5億大關(guān)!

劇情大致了解后,就很抗拒看:父母遭遇車禍身亡,留下6歲的弟弟,在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姐姐,被一眾親戚逼著要扶養(yǎng)弟弟成人,她在考研、在工作、在抗爭、在聯(lián)系弟弟的送養(yǎng)家庭,最后卻在親情的感召下,自己領(lǐng)回了弟弟。
網(wǎng)友評論:弟弟和姑姑的表演很自然,很感人。
沖著這點,我壓著情緒,看完了全劇。
只是更心疼姐姐了,心疼這個沒被愛過一點點的女孩,心疼她這么好騙,弟弟對你笑一笑,懂事的泡個紅糖姜茶,她就愿意付出一切代價,犧牲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生活,來“等弟弟長大”了。

1
《我的姐姐》原型:21歲時父母生了弟弟,2年后我把他送人了
幾年前,天涯有個帖子很火,火到后來被人憤怒舉報刪除了,現(xiàn)在只能在知乎上找到。
劇情開頭是如此類似,只是弟弟的年齡是2歲。同樣是女兒成年后,父母執(zhí)意生下二胎兒子。姐姐自幼是爺爺奶奶帶大,父母不親也對她不管。父母離世時,2歲的弟弟自然不會對姐姐賣萌討巧,姐姐也就在一眾親友的反對下,找了領(lǐng)養(yǎng)家庭送走了弟弟。爺爺奶奶和父母留給自己的兩套房也賣了,最后離開了這個城市。
網(wǎng)友憤怒的是姐姐成年了卻送走弟弟,請問單身母親誰容易?況且姐姐又沒選擇做媽,弟弟出生她表示過反對。
憤怒的第二點是房子,覺得有兄弟就該均攤了,或者全吐出來才對。

這個結(jié)局是被罵慘了的,我們看看電影里修正版廣大群眾滿意的結(jié)局。
2
弟弟:“姐姐,我們的爸爸好像不是一個人”
電影的開篇是類似的,父母車禍離世,留下未成年的弟弟,只是這個弟弟已經(jīng)6歲了,正是活潑搗蛋又能暖心賣萌的年齡。從小照顧姐姐的是姑姑,同樣作為一名姐姐,用自己曾經(jīng)犧牲的經(jīng)歷來勸姐姐:“長姐如母,要負起責任”。

親戚們還是一樣既幫不上忙,又阻攔姐姐送養(yǎng)弟弟,什么“帶他真的不費什么事”,“以后你爸媽家還要靠他當門立戶”,“你現(xiàn)在的首要任務(wù)就是把弟弟好好養(yǎng)大”。

這一段段爭吵,和姐姐顯得有點孤立、甚至自私地拒絕,讓人感到窒息難受。可還有多少人,看到這些,繼續(xù)站在眾多親戚那一面,強迫一個大學學費生活費全靠自己打工賺、被父母改了志愿留在家鄉(xiāng)做護士、一心想考研改變命運、踮起腳尖努力生活的女生,強迫她要放棄一切,先把弟弟養(yǎng)大再說,“這可是你爸媽留下的骨血”,“你們是親姐弟呀!”

姐姐出生在只讓生一個的年代,父母讓她裝瘸子,想申請生二胎。

她愛美在家偷試紅裙子,卻不料撞到了上門來的計劃生育辦的工作人員。“姐姐不是瘸子”被拆穿,姐姐吃上了一頓“筍子炒肉”。

姐姐帶弟弟去爸媽的墳前,告訴他:爸媽現(xiàn)在都變成灰了。
弟弟說:我想吃爸爸做的紅燒肉。
姐姐說:我沒吃過,我只吃過“筍子炒肉”,打屁股。
弟弟說:我爸爸從來不打我,我們的爸爸好像不是一個人。
是呀,不是一個人,在女兒面前冷漠,在兒子面前慈愛。

姐姐就這樣,一直由姑姑帶大,姑姑也是一位姐姐。當年姑姑考起了西師的俄語系,弟弟考起了中專,家里只能供一個,奶奶直言:“你就不要想了,我什么都要緊著兒子來。”姑姑放棄了學業(yè)。
后來姑姑打算去俄羅斯做生意,奶奶叫姑姑務(wù)必回來家里幫忙帶剛出生的侄女,姑姑不想回來,奶奶說:“你是當姐姐的”,姑姑回來了。事業(yè)也沒了。
姑姑說:如果沒有你姑父病著拖累著,我肯定能給你帶弟弟。
姐姐說:你就帶得好嗎?我小時候不一樣被姑父看洗澡。
姐姐說出了寄人籬下、青春期的屈辱回憶。

姐姐名下的房,是父母鬧離婚時轉(zhuǎn)給自己的。她高考考起了北京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卻被父母改了志愿,留在家鄉(xiāng)學護理專業(yè),因為父母覺得:女孩子早點掙錢,留在身邊照顧家里就好。是呀,姐姐留在身邊照顧,爸媽自己就生了個弟弟,養(yǎng)弟弟就供不起姐姐了。
弟弟可以直言:爸爸說了,家里的東西都是我的,你得聽我的。
姐姐大學學費生活費自己賺,后來也順從當了護士,但打雜的工作讓她心有不甘,不服輸?shù)乃吂ぷ鬟厹蕚淇佳校腚x開家鄉(xiāng),去北京。

當天邊有點曙光,似乎讓人剛要憧憬的時候,爸媽去世了,留下6歲的弟弟;媽寶男男友分手了,想安于家鄉(xiāng),不考研了。
姐姐給弟弟找了一戶好人家送養(yǎng),留下了賣房子一半的錢,她應該繼續(xù)追求自我,追求自己這么多年被虧欠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和能夠得到的。但是,姐姐卻放下了筆,領(lǐng)養(yǎng)協(xié)議沒簽字,帶著弟弟跑出了門。
弟弟問:“姐姐,我們?nèi)ツ睦镅剑俊?/p>
姐姐自己也不知道吧,只是回答:“我們踢會兒球吧!”

為什么姐姐會這樣選,我們看看那些感動她的細節(jié)。
3
弟弟:“姐姐,你跟媽媽一個味道”
媽媽會給姐姐做肉包,里面放上花椒,麻麻的味道,姐姐是懷念的。弟弟和姐姐一起開始的第一個早上,也是嚷嚷著要吃媽媽做的肉包。媽媽對姐姐,或許是有著憐惜與愛的,爸爸打她的時候會護著。
弟弟通過窗戶爬到姐姐房間,讀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或者沒感動姐姐;

但弟弟爬到姐姐背上,淡淡地說:“你跟媽媽一個味道”,姐姐那刻或許也想媽媽了。

姐姐來例假躺床上不舒服,弟弟會搭凳子拿冰箱上的紅糖瓶子,給姐姐泡好紅糖姜茶,懇求姐姐:“我以后,少吃一點點,不吃肉包子了。聽你的話,你不要賣我了。”

當姐姐和盤托出自己的夢想,弟弟主動聯(lián)系上了領(lǐng)養(yǎng)的父母,說:“我想和你們一起生活”。

姐姐粘好了弟弟畫的一家人的畫,這張圖里有姐姐。

不像父母手機里只有弟弟的照片,車上只有爸媽、弟弟的合照。

姐姐被一個個瞬間感動,她從不曾這么被需要,因為現(xiàn)實逼她更快地成長,逼她想要好好活就得獨立,所以她假裝自己不需要愛,也不愛人。
而當春風吹來,一絲絲的暖意,都可以讓姐姐赴湯蹈火。

4
沒被愛過的女生多好騙,電影結(jié)局皆大歡喜:我等你長大
弟弟說:我只想你陪我。
姐姐說:我有很多事要做。
弟弟問:你不能等我長大嗎?
弟弟是姐姐讀大學時候出生的,假定年齡差是18歲。弟弟如今6歲,姐姐24歲;等到弟弟成年,18歲,姐姐是多少歲了?36歲。
從24歲到36歲,承擔一位單親媽媽一般的責任,養(yǎng)一個孩子真的像姐姐的親戚們調(diào)侃得那么容易嗎?那他們怎么不養(yǎng)弟弟?
姐姐還能好好求學、工作、找對象、結(jié)婚成家嗎?

姐姐沒說錯:她沒有錯,弟弟也沒有錯。那錯的是誰?是姐姐的父母,是重男輕女卻又能力有限,凡事還想著姐姐要犧牲自己來幫襯的父母。
弟弟出生,父母就要姐姐讓出學區(qū)房給弟弟;姐姐反對生二胎,父母就執(zhí)意帶著弟弟和她親近,想培養(yǎng)培養(yǎng)感情;因為要養(yǎng)育弟弟,姐姐大學的學費生活費全靠自己勤工儉學賺。
這明明是父母的罪過,最終承擔的卻是孩子,尤其這位從小沒被愛過的姐姐。
看到網(wǎng)上有個評論很真實:如果頭胎是兒子,父母肯定不會為了想要個女兒,50多歲還生二胎。
作為女人,曾經(jīng)是女兒,中間還得當姐姐,哪怕是妹妹,后來是妻子,再是媽媽,社會的要求都是犧牲犧牲犧牲:你都是當女兒的人,你都是當姐姐的人,你都是當媽的人了,這點事做不了?這點苦受不了?這點忙幫不了?
綁架我們的親情,卻總是很廉價地只賜予過我們一丁點,所以女人傻的多,好騙的多,給點糖就跟著跑的多。因為我們都沒被好好愛過。
“你看,我是姐姐,從生下來那天就是,一直都是。”姑媽現(xiàn)身說法的這段話,帶著悲涼的味道。

如果有一天,家庭中女孩也能獲得同樣的愛,能夠不用為哥哥弟弟讓位,不被剝奪升學、就業(yè)的平等權(quán)利。
到那時,家才真的是溫馨的港灣,姊妹兄弟才是真正的“伴”。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侵刪。
作者原創(chuàng)文字,侵權(quán)必究。
@右右細毛和爸媽3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松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于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jīng)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