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金巧巧因一句話遭網友群嘲:
“你讓我演公主 好的 我的氣質很接近,沒有問題,但是讓我演農村人,我就費勁了。”

她的言下之意就是:“農村角色不配讓自己出演”
然而,很多一線大牌明星,乃至國際巨星,都演過農村戲,并且表現都可圈可點。
尤其是這7位飾演的農村婦女,都值得金巧巧學習。

看完她們的演技之后你就明白,長相和氣質只是個人能力局限,演技才是根本問題。
以下排名僅代表個人喜好,如果不同意見請留在評論區。

第一位:劉琳
在2019年的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很多人在看到“大娘子”后,都會驚呼一句:“這不是德華嗎”?
飾演“大娘子”的劉琳,也因為這個角色獲得上海白玉蘭最佳女配角獎提名。

其實,劉琳也是一個老演員,她最經典的形象,還要數《父母愛情》中的“江德華”。
劉琳是整部劇中除梅婷、郭濤外的“靈魂”人物。
她毫不在乎自己過往的形象,一出場就讓人眼前一亮。

頭發亂糟糟的好似亂麻,不修邊幅的妝容與動作,整個人由內之外透露著“傻氣”。
一出場就將角色的淳樸、憨厚等多種特質演繹的淋漓盡致。

其實,“江德華”這個角色,劉琳當初差一點就錯過。
2012年,孔笙導演籌備《父母愛情》,首先定下的女一號就是梅婷。

導演接著就讓大家推薦“江德華”的演員,這個角色對演員的要求較高。
既要能演出農村婦女的潑辣,還要展示出淳樸、憨厚、善良的品質。
梅婷覺得這個角色很有挑戰性,就給導演說自己想試試,但導演不同意。
就在全劇組為“江德華”為難時,梅婷向導演推薦自己的好閨蜜劉琳。

當劉琳聽到自己要飾演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村潑婦”時,想都沒想,直接拒絕。
梅婷沒有多說什么,直接將劇本丟給劉琳。
她在看過劇本后,被“江德華”身上的氣質吸引,為更符合角色形象,她直接將自己的長發剪成齊耳短發。

導演在看到劉琳的執行力后,直接定下她出演這么一位農村婦女。
對于一個在城市長大的姑娘,劉琳對于農村類的角色全然沒有概念。

為能更好的呈現“江德華”,她去到農村體驗生活。
白天下地干活把自己曬黑,晚上看各種紀錄片、影像資料,數月的歷練,讓她的表演獲得導演和演員的一致好評。
大家都覺得她不是在演戲,而是真實的演“自己”。

她對細節的處理很好,在劇中做完荷包蛋后專門滴幾滴香油,隨后嘬了一口手指上的香油。
劉琳這個細節是她自己領悟出來的,在現實的農村中很真實。

《父母愛情》之后,劉琳憑借“江德華”拿獎到手軟,她也用自己精湛的演技證明“個人氣質不會局限角色”。
劇外的劉琳是一個極其優雅的女人,在日常生活非常體面的一個人。
現實中的劉琳與“江德華”的差異肉眼可辨,不得不感嘆她的演技。

第二位:劉天池
說起“江德華”,那就有必要提一下她在《父母愛情》中的好閨蜜“王秀娥”。
當時筆者在看劇時,真以為“王秀娥”是從哪個村找來的龍套角色,比農村人更像是農村人。
后來才了解到,“王秀娥”的飾演者竟是劉天池老師。

“江德華”和“王秀娥”
劇中“王秀娥”是老丁的第一任妻子,說話帶著濃重的河南口音。
長相很普通,跟村口大樹下坐著的大媽沒什么區別。
“王秀娥”在行為舉行上非常粗魯、沒有禮貌,但是做事很是干凈利索。

雖然戲份不多,但是每次出場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經過劉天池的演繹,一個活脫脫的熱心腸、嘴碎的鄉下女人躍然紙上。
在她身上看不出濃重的表演痕跡,仿佛她就是王秀娥本身。

當年,孔笙導演帶著《父母愛情》的劇本找到劉天池。
但是在看到角色是“王秀娥”的時候,她有些為難:
“我可是中戲的老師,你讓我演一個農村婦女?”
“對,一個沒讀過書,還一手拉扯大三個孩子的農村婦女。”

劉天池在仔細揣摩過劇本手,角色“王秀娥”這個角色很飽滿,便答應導演。
為能更貼切角色本身的河南特質,她找到河南的學生學習方言。

“王秀娥”在其中最經典的一場戲就是接生。
開拍前,導演特意交待:“生孩子是一件連貫的事情,我們也要一鏡到底”。
這場為“安杰”接生的戲份,也成為劇中的名場面。

劉天池憑一己之力將“王秀娥”演的入木三分,不愧是中戲表演班的老師。
不管是教書還是演戲,劉天池都做到了最好。

第三位:鞏俐
因為其強大的氣場,鞏俐一直被稱之為“鞏皇”,也是最早期的“謀女郎”,

張藝謀早期的電影,大多數都是農村戲,而鞏俐作為早期張藝謀的御用演員,她沒少演農村婦女。
鞏俐第一次出演農村婦女是在《紅高粱》中,她對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很是看重。

在正式開拍前的半個月,她就前去大西北感受當地文化,跟當地的農民一起勞作,當時臉上的高原紅就是這樣來的。
等到正式開拍前,她已經熟悉發生在《紅高粱》中的一些生活習慣,這一點讓張藝謀對她刮目相看。

黝黑的皮膚、臃腫的衣服,談笑之間的大大咧咧的,絲毫看不出這只是個22歲的小姑娘。

鞏俐第二次出演農村婦女是在《菊豆》中。
直至《秋菊打官司》時,鞏俐對與這種類型的角色駕輕就熟。

為能演好六月懷胎、說著方言的農婦秋菊,鞏俐開拍前幾個月就已經去當地體驗生活。
在這期間,她和當地人吃、住在一起。
因為干旱缺水,她洗澡都很少,就連洗頭的時候,都和當地人一樣用洗衣粉。
因為用洗衣粉可以讓頭發變的干燥,符合當地人因缺水而干燥的皮膚。

開拍后,鞏俐黝黑且略帶雀斑的皮膚,雜亂的頭發,頭上還裹著一塊顏色鮮艷的頭巾。
幾乎完美復刻上世紀的農村婦女。

她不僅在外形上很好的貼合人物形象,在拍攝過程中用精湛的演技,演出秋菊的偏執與臃腫的姿態。
《秋菊打官司》這部電影,讓她斬獲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女主。

第四位:王茜華
王茜華是上海戲劇學院的科班演員,從小到大就有一個演員夢。
但是在畢業面試劇組時卻處處碰壁,但是因為長相的問題,很多劇組連個試戲的機會都不給。

“圓臉、低鼻梁,長相不是很討喜,你肯定不適合這個角色。”
這是王茜華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她開始懷疑自己的長相。

直到2001年,一部《女人的當家》找上她。
一般來說,女演員都很愛惜自己的羽毛,不會輕易嘗試農村題材的戲。
但是王茜華對于這個找上門的劇本很是看重,她決定要抓住這次機會。
《當家女人》大獲成功,裹著紅方巾、穿著大棉襖的形象火遍大江南北。

有了這次的成功后,她開始往農村戲的方向發展。
隨后,她接連出演一系列以“農村”為題材的電視劇,《女人的村莊》、《當家的女人》、《黑金地的女人》等等。
在這些影視劇的加持下,王茜華也被稱為“農村一姐”。

王茜華的每一部影視劇,都是獨挑大梁擔任主演。
一般她的劇,都是圍繞女主從悲慘成長為一代成功女性的故事。

雖然說角色套路重復,但是王茜華總能演出不一樣的感覺,不會讓觀眾跳戲。
當有人質疑她只會演農村戲的時候,她高調回復:“我愛農村戲”。

第五位:章子怡
她素來的標簽是清純、美麗。
當時,張藝謀籌備《我的父親母親》時找到章子怡,彼時的她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女。

為能塑造好其中的“招娣”一角。
章子怡在開拍前幾個月去河北農村體驗生活,與當地村民一同勞作,學習當地年輕人的行為言辭。
電影上映后,擰著麻花辮、穿著大棉襖,靈動的雙眸熠熠生輝。

沒有過于奢華的服裝和妝容,但渾身上下都是靈氣。
稚氣未脫的章子怡將這個角色拿捏的很是到位,讓人過目不忘。

章子怡塑造的第二個農村婦女角色,就是和郭富城合作的《最愛》。
兩人放下天王天后的包袱,在其中飾演一對普通的陜西農村夫婦。

而在其中,章子怡更是放下自己的身段,成為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婦。
在農村,很多婦女干完活后會用涼水擦拭自己的身體,而在劇中,章子怡也和這些人一樣。
她毫不在意的面對鏡頭用涼水擦拭自己的身體,可見她是真的豁出去了。

無論是《最愛》還是《我的父親母親》,章子怡都將農村人的形象演的淋漓盡致。
乍一看跟當地人一模一樣,絲毫看不出這是大名鼎鼎的章子怡。

第六位:趙麗穎
趙麗穎新劇《幸福到萬家》開播后,就收獲上百萬的關注度。
在開播當天晚上,還因為其中的婚鬧劇情登上熱搜。

該劇改編字小說《秋菊傳奇》,跟《秋菊打官司》如出一撤。
某種程度上來說,趙麗穎與鞏俐出演了一個角色。

但縱觀趙麗穎在整部劇中的表現,似乎還沒有完全適應農村形象。
趙麗穎似乎還有一些偶像劇的光環,雖然在角色形象上和農村婦女十分接近。
但是在妝容、身材上還有待進步,總給人一種“我在演農村人”的感覺,而不是“我就是農村人”。

但是,總體來說,趙麗穎還是比較能放得開的。
在妝容上,幾乎是淡妝出鏡,能顯出人物的質樸。
在衣著上也沒有太大的講究,花圍巾加上綠色帽衫,和故事發生的2009年還是比較吻合的。

而且趙麗穎和角色“何幸福”也有很多共同之處,都是從農村出生然后走到城市打工。
導演鄭曉龍也表示,在眾多演員當中,趙麗穎是最合適的,因為她身上有一股子倔勁兒。

趙麗穎在導演的指導下,演技的提升很是明顯,希望在日后的劇情中,趙麗穎能更貼近角色。

第七位:李菁菁
李菁菁的形象演農村戲很有優勢。
她身材胖碩、嗓門洪亮,在鏡頭面前一站就是妥妥的農村婦女。

其實,李菁菁當年也算是“謀女郎”之一。
在15歲的時候已經出演了張藝謀的《老井》,在其中飾演“青梅”,也是一位農村少女的形象。
經此一站后,李菁菁感受到表演的魅力,中學畢業后便選擇北京電影學院。

2006年,他參與出演鄭曉龍的年代婚姻大劇《金婚》,在里面飾演農村婦女“莊嫂”。
這個人物表面性格潑辣、內心卻十分的善良,很符合在內蒙出生的李菁菁。

在蔣雯麗、張國立等眾多實力派演員的加持下,《金婚》一開播便收獲很多關注度。
李菁菁也因此走紅,在眾多年代農村劇中獨挑大梁。

《憨媳當家》、《女人進城》等作品,在李菁菁的加持下變的很有年代感。
但是因為李菁菁飾演的角色大多數都是刁鉆、睚眥必報之輩。
因此很多觀眾一想起刁鉆的農村婦女,腦海中都會出現李菁菁的臉。

本來在事業上順風順水的李菁菁,在2018年時卻因為一則發文得罪眾多導演。
因為她的不畏強權、揭露潛規則,致使對她產生很多負面影響。
她自己發文表示遭到500名副導演的封禁。


如今的她遠離影視圈,帶著女兒在國外留學,自己開了一家公司,希望她以后越來越好。

最后總結:
其實,不管是都市劇還是農村劇,對于演員的氣質并無要求,有要求的是演員的個人素質。
能放下以前的包袱,出演與自己本身形象差別很大的角色,對于演員來說就是一種成功。
以上排名僅代表個人意見,有不同看法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