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女人仍然處于整個社會利益鏈的最低端。男女平等雖然喊了很多年,但依然無法改變中國包括世界上大多國家還是男權社會的現實。放眼海內外,無論時國家首腦還是各種政府機構,無論是世界首富還是各類企業,都是男性的天下。偶爾的幾個女性還是來自于家族企業。
資源越有限,競爭就越激烈。位于底層的女性不僅要在職場上和男人女人所有人大戰三百回合,同時還要面臨生育所帶來的職場危機和身材變形的風險,運氣不好的人老珠黃時還要和小三大戰幾回,傷筋動骨。想重新來過吧,職場和婚戀市場恰恰對四十以上的女人特別不友好。做女人真是太難了!
在這樣內卷的社會中,許多女性都曾經歷過來自同性的碾壓:
- 遭到來自母親或其他女性親人的苛責辱罵,成長中鮮有鼓勵和掌聲;
- 戀愛中自我價值低,過分追求來自男性的肯定;
- 看似獨立,但內心世界非常依賴男性所能帶來的經濟上和情感上的安全感;
- 女性之間在學校和職場中互相碾壓,參見《黑暗榮耀》等劇;
- 婚姻中還要努力維持貌美如花不要敗給狐貍精,參見各種暴打小三的新聞;
- ……。
身為女性的我們似乎被允許擁有和男性相似的生命軌跡:讀書上大學、畢業找工作然后結婚生子。然而仔細想想我們的每一步似乎都要比同等水平的男生走地要艱辛。
讀書時無論成績多好,老師特別是女老師好像總是會偏愛那些同樣成績好甚至不如你的男生,而他們似乎也更容易能得到大家的肯定。
談戀愛時要火眼金睛生怕碰上渣男,結婚時還要考慮門當戶對,有些倒霉的甚至還會被父母當作商品來賣逼著對方要彩禮,還沒進門就已經被人家看輕了。
找工作的時候還會被嫌棄,因為女生會生孩子。我很納悶,不生孩子社會棟梁從何而來,祖國的未來由誰來建設?養老金又有誰來支付?
職場上大部分的高級職位依然都由男性把持,這就已經堵了女性一大半的路,而剩下的那點可憐的資源大家自然要拼個你死我活才能出頭。
退而求其次當個家庭主婦吧,很可惜國內偏偏強調男女平等,家庭主婦無法像在日本或西方一樣被當作一項全職工作,歸根結底是因為國內大部分男性的工資無法養活一家人,社會結構不同。所以很多女性雖然為家庭和孩子付出很多,最后卻難以避免未來某一天被老公嫌棄、被社會拋棄、從此與職場無緣的命運!女人啊,真是進退兩難!
女人總愛為難女人其實只是表象,究其根源還是女性的地位太低資源內卷??赡茉蛉缦拢?/p>
首先,父母的教育。父親可能沒有太多關注過女兒的成長,而母親自己則有著不堪的成長經歷,作為女性的自我價值很低,如果自己后天不加以學習提高的話,很多人會有意無意以同樣的態度對待身邊的其他女性甚至自己的女兒。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壓抑太久,有朝一日終于可以報復發泄在其他人身上,比如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有的人則可能是出于嫉妒,因為無法相信其他女性可以完成自己無法做到、甚至都不敢想的事情。
對這樣的母親或其他女性,當自己足夠強大時要學會勇敢的說不,而不是逆來順受!同情對方過往的遭遇,但不接受她們的虐待。
其次,社會資源分配不平等。大部分的權力、財富和資源都掌握在男性——少數男性手中。不論男女,那些道德水準比較低、想不勞而獲迅速上位的人自然想走捷徑,男性之間就是權錢交易貪污受賄,男女之間自然就是互相交換各取所取。男人不比女人高尚,只是大家上位方式不同罷了。然而關鍵問題還是在男性——少數手中掌握有效資源的男性。齷蹉男矮矬窮不要說找小三了,連老婆都找不到。所以我一直不理解為什么男人出軌要去打小三,該打的不應該是自己老公嗎?
另外,傳統社會對男女社會角色的需求不同。我們處在一個處于變革的世界中,許多傳統的價值觀被打破,男主外女主內早已不再是主要的家庭模式,女性同樣擁有讀書工作的權利,甚至還可以養家。然而,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不會一朝一夕就改變,工資模式養老方式等許多配套的社會結構也不是三五十年就能夠完善建立,所以常常會有種難以捉摸的無力感。
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充滿許多改變和契機、同時卻有些扭曲無法抓住的時代。人只能活一次,決定本身沒有對錯,無論選擇什么的人生關鍵是要遵從內心,同時做好接受可能后果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