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1991年生的女孩子,2023年也都33歲了。差不多的家庭出身,如今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個初中畢業的女孩,20歲就結婚生子,目前一兒一女。
生活拮據,在本地市里大學城做燒烤,常年無休。
一個高中畢業女孩,和一個有婦之夫在一起七年了,
沒有孩子。常年一個人住在在北京大別墅里。
有自己的公司。資產有八位數。
一個大學畢業的女孩,英語專業,未婚未育;沒男友;沒車沒房。
在武漢做外貿月薪8000+。年薪十五萬左右。
早八點晚無限點的工作時間模式。
三個1991同齡人隨著時間和人生節點的選擇不同,命運和心境也截然不同。
我是上面大學畢業目前啥也沒有的33歲中年女。初中畢業的是我老家隔壁屋的友麗。高中畢業的是我老家屋后面的亞琴。
友麗,亞琴,我三個人的出生日是一個春天,一個夏天,一個冬天。
從我們出生后三個人就經常被村里人拿來做比較。
他們說冬天生的羊子沒有草吃。命苦!我是冬天出生的。
所以家里人包括我自己也都覺得我的出路就是讀書這一條。在老家包括整個社會教導我們考大學是底層人唯一的出路。干活我比不過友麗,適應能力我比不過亞琴。
友麗家里兄弟姐妹六個,她排行老三,上面兩個姐姐,大姐嫁人了,二姐在深圳電子廠打工。下面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友麗很小就會做農活和家務,并且和大人干的一樣好。放學回家就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條。農忙了就請假幫忙家里大人收莊稼。經常就是大人們夸獎的好女孩。
一般大人都會說以后誰誰誰娶到友麗了那真是祖上積德了。這么懂事又能干的姑娘。
亞琴家里她媽總是打牌。她爸常年在外建筑工地打工。她排行老大,下面兩個弟弟。她媽經常就是牌桌子上給他們一點零錢讓他們去學校小賣部解決自己的中餐。
對他們就是放養型的。她爸打工賺了一點錢回來就交給她媽媽。有時候孩子的學費都不交就要打牌。她爸爸也管不了她媽。基本她家她媽媽說了算。
亞琴長得像她媽媽,很漂亮。
加上沒有大人約束,總是穿奇裝異服,燙染頭發。在村里和在學校都是一個女混混,大姐大的形象,情商高,嘴甜。走到哪里都是話題中心,有夸獎有批評。
我的家里就是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只有我和哥哥在爺爺奶奶家里長大。
因為父母不在身邊的緣故,我比她們都要內向謹慎一些。經常就是自己躲在家里看各種書籍和天馬行空的安靜想象。也就是村里人口中的書呆子。村里人說我見人也不打招呼。
其實有時是我眼睛近視根本沒看清楚是誰。有時候也是不知道給對方稱呼什么。
我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物質生活老人家從沒有虧待我們兄妹。只是內心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很渴望父母陪伴的。小時候,哪怕媽媽不在自己身邊,但是媽媽在我心中的地位很重要,很重要。
所以我和哥哥都是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讀書,這樣就可以大學的時候報考父母打工所在的城市讀大學。
一家人整整齊齊在一起生活是我前二十年一直追求的夢。
這又是我必須考大學的一個理由。
小時候村里人對我們三個人的評價分別是
能干懂事的孩子,
漂亮嘴甜的孩子,
木訥不出眾的孩子。
初三后,友麗就沒有讀書了。
她為了弟弟妹妹能讀書就和她姐姐一起去深圳打工了。
后來我考去了縣一中。亞琴去了縣二中。
高中時,亞琴談戀愛了,上學逃課,慢慢學校總是請她家長去學校。也阻止不了她和一群頭發五顏六色的男孩子一起上網,喝酒,逃課。學校最后把她勸退了。
全村都知道她未成年談對象把考大學的機會搞掉了。
但她無所謂的背起行囊就去北上打工了。我們老家基本家家戶戶都是去南方打工。只有亞琴獨自一人跑到北方打工。
我順利參加高考,并如愿去了父母所在的城市上一個普通的一本大學。雖然不是211和985,但是村里人還是把我夸的天上有,地上無的。不再是書呆子。
這個時候的友麗已經打工掙了大好幾萬,并把錢寄回家給她父母把老家房子翻新了。弟弟妹妹的學費也在她和她二姐的努力下一直持續的交著。
至此村里人對我們的評價是
孝順會賺錢的孩子,
丟人現眼不知廉恥的孩子,
會讀書將來有出息的孩子。
未完待續……